三毛:台湾著名作家,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为陈惠平,1946年改名陈平,笔名“三毛”。1964年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后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那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情感真挚的作品。1981年回到台湾,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专职从事写作和演讲。1991年1月4日去世,享年48岁。
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译作十分丰富,其中《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我的宝贝》、《闹学记》、《滚滚红尘》等散文、小说、剧本更是脍炙人口,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这是三毛在报刊上开设的读者来信专栏的结集。现在来看可能比较浅,但当年应该算是了不起的。 其实我颇为羡慕三毛,家境尚可,衣食无忧,而最为关键的是其父母有足够的胸怀竟然能够接受三毛那样的生活方式。辍学在家自修,然后出去留学到处闯荡。虽然能够坚持下来三毛自...
评分本书是作者的一个报纸专栏的文章合集。当年这种专栏也算是风靡一时,我想也就是这样才会专家满街的。毕竟这专栏要找一个名人还有些文笔,但问题又不是那个名人的专业,于是只有统统表现为心灵鸡汤了。久而久之,社会风气就成为了当今的形势。 其实我个人的感观就是这也算是读书...
评分本书是作者的一个报纸专栏的文章合集。当年这种专栏也算是风靡一时,我想也就是这样才会专家满街的。毕竟这专栏要找一个名人还有些文笔,但问题又不是那个名人的专业,于是只有统统表现为心灵鸡汤了。久而久之,社会风气就成为了当今的形势。 其实我个人的感观就是这也算是读书...
评分生于一个大发展的时代,经历的最多的大约是信息的传播。从写信到电话、BB机、大哥大、手机、电脑、网络直至现在,我们进入了无线移动通讯时代。 当一切都变快,一切都变得尽在掌握,一切都变得唾手可得,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快,我们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象上了发条,象...
评分这是三毛在报刊上开设的读者来信专栏的结集。现在来看可能比较浅,但当年应该算是了不起的。 其实我颇为羡慕三毛,家境尚可,衣食无忧,而最为关键的是其父母有足够的胸怀竟然能够接受三毛那样的生活方式。辍学在家自修,然后出去留学到处闯荡。虽然能够坚持下来三毛自...
尽管时隔这么久,她离我如此遥远,还是从她那儿学到了很多,通过她的解答。多希望她也能把自己治好,不再伤害自己。
评分看到人们给三毛的信,想想自己曾经也有写那些信的冲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经验的积累,很多时候都能够分析自己所有问题的真正症结在哪里,缺乏的只是面对的勇气和决绝的行动。
评分“请你,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来,不但是活著就算了,更要活得热烈而起劲,不要懦弱,更不要别人太多的指引。每一天,活得踏实,将份内的工作,做得尽自己能力之内的完美,就无愧于天地。”
评分尽管时隔这么久,她离我如此遥远,还是从她那儿学到了很多,通过她的解答。多希望她也能把自己治好,不再伤害自己。
评分2⃣2.19—21 谈心,里面有很多话深有感触。 记得最深的是一个姑娘给陈老师写信说妈妈不理解她,在沉重的升学压力下要让她分出精力去干家务活。 三毛的回答主要意思是,如果光有学历不懂生活那么这学也是白上了。课余时间帮家人干家务也是应该的,学会快速迭代,规划时间。 这也解决了我最近纠结的一个问题,想干家务但是老觉得学习时间不够。但其实干家务放空的时间反而会很安逸,学习的时候也能更加约束自己高效率了。 改变身处的环境,还是一点点学会感兴趣的东西,一旦做起来啊,人总会找到自己的信心的。 字里行间都给人的舒适感,正是我喜欢的,多么一个智慧的人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