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李劼人
出品人:
页数:4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0-1
价格:4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1151279
丛书系列:双城记
图书标签:
  • 散文随笔
  • 李劼人
  • 文化
  • 成都
  • L李劼人
  • 城市史
  • 中国
  •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李劼人
  • 成都
  • 地方史
  • 民国文化
  • 城市记忆
  • 文学作品
  • 历史人物
  • 川西风情
  • 乡土文学
  • 城市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部文化散文集。编者以城市文化描绘为主线,从李劼人小说、散文中摘选出有关老成都人文风俗的文字,分主题进行归类,展现作家李劼人眼中接地气的西蜀文化,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老成都通览”。

作者简介

李劼人(1891—1962),1891年6月20日生,四川成都人。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1919年赴法国留学,曾任《群报》主笔、编辑,《川报》总编辑,成都市副市长。代表作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等。

目录信息

说历史
003…成都是一个古城(古代及近、现代)
说称号
023…成都城也有别号(古代)
说城墙
037…九里三分的来历(清、民初)
说皇城
041…皇城、皇城坝、明远楼(清末)
049…皇城内外(清末)
说满城
057…满城是另一个世界(清末)
059…满城的街道、胡同和住宅(清、民国)
061…成都省又多了一个戏园子(二十年代)
说板荡
067…张献忠破城(明末)
074…第三次成都巷战(一九三二年)
说社会
119…讲成都(清末)
123…耍法(清末)
125…大变的世道(清末)
128…炮声、锣声、更声、汽哨声(清末)
129…成都的夜生活(抗战时期)
说街道
133…街名之原委(近、现代)
135…东大街(清末)
138…从督院街到西御街(清末)
143…三圣巷(清末)
145…总府街(四十年代)
149…人民南路(五十年代)
说店铺
157…劝业场(清末)
159…商业场(四十年代)
说场镇
163…天回镇(清末)
170…青羊场(一九一七年)
说交通
175…川西坝子上的路(清末)
177…轿子、洋车和马车(清末)
181…叽咕车(民国)
184…长途汽车(抗战时期)
说学堂
189…监督刘士志先生(清末)
215…小学学堂的一天(清末)
说庙宇
227…青羊宫(清末)
230…武侯祠(清末)
说川菜
235…成都乡村饮食(清末、民国)
237…强盗饭、叫化子鸡、毛肚肺片、麻婆豆腐(清末、民国)
244…豆制品(清末、民国)
247…厨派、馆派、家常派(清末、民国)
254…成都人的好吃(清末、民国)
255…枕江楼(清末)
257…一顿家常饭(清末)
说茶铺
261…成都的特景——茶铺(清末)
264…河水香茶(清末)
265…第一楼茶铺(清末)
267…乡场上吃茶(清末)
269…成渝茶馆异同论(四十年代)
说节令
273…端阳(清末)
275…中元(清末)
说婚嫁
279…明媒正娶(清末)
285…新式结婚(清末)
说丧葬
297…祖坟(清末)
300…旧帐(一八三六年、一八六一年)
说方言
385…蜀语考释(近、现代为主,兼及当代)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四川知名作家李劼人关于成都历史文化的随笔合集。李劼人关于成都的文字,虽然定位于文学类的随笔,但无论是选题,还是论述和观察视角,都极具城市史而非简单的传统地方志层面的意义,对于成都城市演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社会生活与城市规划等,都有详细而生动的考证与记录。正基于此,当代成都研究的学者,诸如司昆仑、王笛等,都会将本书里的相关文字,作为重要史料参考征引。而仔细考察李劼人的记录方式与司昆仑、王笛等对其文字的征引和转述方式之间的异同,也能够玩味出文史意义上的城市史记录,跟当代深受社会科学影响的城市史研究之间的视角与路径差异,很有意思。

评分

四川知名作家李劼人关于成都历史文化的随笔合集。李劼人关于成都的文字,虽然定位于文学类的随笔,但无论是选题,还是论述和观察视角,都极具城市史而非简单的传统地方志层面的意义,对于成都城市演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社会生活与城市规划等,都有详细而生动的考证与记录。正基于此,当代成都研究的学者,诸如司昆仑、王笛等,都会将本书里的相关文字,作为重要史料参考征引。而仔细考察李劼人的记录方式与司昆仑、王笛等对其文字的征引和转述方式之间的异同,也能够玩味出文史意义上的城市史记录,跟当代深受社会科学影响的城市史研究之间的视角与路径差异,很有意思。

评分

宝藏李劼人,尤其是后几章,从饮食到丧葬再到方言俗语,信息量爆炸。也看得出来,成渝嫌隙不是重庆脱川直辖开始的,起码从李劼人就开始在对比中压重庆一头了,哈哈。

评分

李劼人的文字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可这书就是把先生的作品七零八碎地东拼西凑。成都的现址早不说旧址了。三圣巷曾是纺织、洗衣一条街。鸡公车就是诸葛亮木牛流马的遗存。成都人在茶馆讲和的方法:双方各拉一伙人到茶馆,一方明显人多势众就算有理赢了,输的一方把茶钱付了就算了事。如果两方势均力敌,就开始吵,到打,武器从茶碗到桌椅,然后街差、总爷、保正姗姗来迟,打输的一方赔偿茶铺损失,茶铺就悄悄把早就坏掉的板凳、破碗也算进去。叫花子的吆喝:“善人老爷,锅巴剩饭”。

评分

四川知名作家李劼人关于成都历史文化的随笔合集。李劼人关于成都的文字,虽然定位于文学类的随笔,但无论是选题,还是论述和观察视角,都极具城市史而非简单的传统地方志层面的意义,对于成都城市演化进程中的社会文化、社会生活与城市规划等,都有详细而生动的考证与记录。正基于此,当代成都研究的学者,诸如司昆仑、王笛等,都会将本书里的相关文字,作为重要史料参考征引。而仔细考察李劼人的记录方式与司昆仑、王笛等对其文字的征引和转述方式之间的异同,也能够玩味出文史意义上的城市史记录,跟当代深受社会科学影响的城市史研究之间的视角与路径差异,很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