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一个也不宽恕”精神。
评分此书尚可,立足周陈交恶,材料详实,持论公允,但多少未能做到对陈西滢的“理解之同情”,这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上陈西滢留下资料不多的缘故。陈西滢其人,实乃鲁迅转向杂文创作的关键人物,1925年,对鲁迅来说,是告别小说的年份。以杂文针砭时弊,进而疗救社会上的青年与风气,是鲁迅的不改初衷,陈西滢属于撞到枪口上的人。还是得感慨一句,鲁迅骂人真狠。
评分此书尚可,立足周陈交恶,材料详实,持论公允,但多少未能做到对陈西滢的“理解之同情”,这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上陈西滢留下资料不多的缘故。陈西滢其人,实乃鲁迅转向杂文创作的关键人物,1925年,对鲁迅来说,是告别小说的年份。以杂文针砭时弊,进而疗救社会上的青年与风气,是鲁迅的不改初衷,陈西滢属于撞到枪口上的人。还是得感慨一句,鲁迅骂人真狠。
评分喜欢里面的李四光
评分一份掐架全记录,并深刻分析鲁迅“不宽容”的缘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