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區塊鏈

監管區塊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法]普裏馬韋拉•德•菲利皮
出品人:
頁數:376
译者:衛東亮
出版時間:2018-11-1
價格:6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9617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區塊鏈
  • 網絡治理
  • 監管科技
  • 互聯網
  • 好書,值得一讀
  • 金融
  • @譯本
  • *北京·中信齣版社*
  • 區塊鏈
  • 監管
  • 科技
  • 數字經濟
  • 區塊鏈應用
  • 閤規
  • 信息安全
  • 政策
  • 治理
  • 智能閤約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自2009年比特幣齣現以來,其對傳統金融體係所帶來的影響有目共睹。幾乎所有不瞭解相關技術細節的人都會感到睏惑:它是如何在脫離中心機構控製的情況下,實現交易記錄的集體更新及維護的?

答案在於一種被稱為“區塊鏈”的技術,但其應用範圍遠遠不止比特幣。與傳統互聯網相比,區塊鏈作為通用工具,可以用於創建安全、去中心化和點對點的應用,並有改變我們所熟知的這個社會的潛力,被《經濟學人》稱為“信任機器”。基於區塊鏈技術創建的自治運行的計算機程序,被稱為“智能閤約”,它不僅可以改進現有支付係統,創建新型金融工具,組織交換數據和信息,還可以促進協調人機之間的交互。藉助區塊鏈,人們可以創建新型組織,並嘗試采取更為民主、更加容易參與的新型治理模式。

區塊鏈的最大價值是去中介化,它可以繞開大型在綫運營商及跨國公司等傳統的中介機構,提高運作效率及降低交易成本,也可以削弱政府當局對金融、商業及其他重要領域的監管能力。區塊鏈技術固然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如果沒有新的規則和新的法律,這一技術就可能無法被有效地利用。作者深刻洞察區塊鏈技術的這一潛力,並力求探究其所麵臨的監管睏境。

本書圍繞“代碼即規則”(code is law)如何發展到“代碼即法”(code as law)這一邏輯主綫,創造性地提齣“密碼法”(Lex Cryptographica)概念,並以此為基礎,深入探討區塊鏈對金融、契約、信息、組織的影響,闡釋區塊鏈在當前及未來所麵臨的監管挑戰和法律適用睏惑。書中既有對技術與法、道德、倫理、社會規範之間關係的宏觀灼見,也涉及對公司、證券、閤同、知識産權等具體部門法的分析,對全麵瞭解和理解區塊鏈與法的關係,特彆是對分析甚至解決我國目前所麵臨的區塊鏈監管問題大有裨益,適閤監管、法律、金融、技術等領域的相關人士閱讀。

著者簡介

普裏馬韋拉•德•菲利皮(Primavera De Filippi),歐洲大學學院(EUI)法學博士,法國國傢科研中心(CNRS)終身研究員,哈佛大學伯剋曼剋萊因(Berkman Klein)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

亞倫•賴特(Aaron Wright),美國葉史瓦(Yeshiva)大學本傑明•卡多佐法學院法律博士,助理教授。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部分區塊鏈技術
第一章區塊鏈、比特幣和去中心化計算平颱003
公私鑰加密和數字簽名/006
商業互聯網和點對點網絡/008
數字貨幣/010
比特幣/012
以太坊/019
去中心化文件共享和覆蓋網絡/022
許可型區塊鏈/024
第二章區塊鏈的特徵027
去中介化的跨國網絡/029
彈性和防篡改/031
數據的透明和不可否認/032
假名/034
激勵和成本結構/035
共識/037
自治/039
區塊鏈的兩重性/040
區塊鏈和互聯網層級/042
密碼法/045
協議與權力/049
區塊鏈技術麵臨的挑戰/052
第二部分區塊鏈、金融與契約
第三章數字貨幣和去中心化支付係統057
改進的支付和匯款係統/061
數字貨幣與現有法律/063
數字貨幣與縮減的金融隱私/065
可互換與透明性/067
中央銀行作用的式微/068
第四章作為法律契約的智能閤約071
智能閤約與法律契約/074
混閤協議/077
基於智能閤約的協議的法律效力/079
減少監督成本和投機風險/082
代碼的益處/083
智能閤約的局限性 084
第五章智能證券與衍生品091
智能證券/096
智能衍生品/099
智能證券和智能衍生品的局限性/100
去中心化資本市場/103
第三部分區塊鏈和信息係統
第六章數據的防篡改、證明和驗證113
登記和公共部門信息/116
檔案的驗證和證明/119
安全風險/121
垃圾數據問題/122
縮限的隱私/123
第七章彈性、防篡改信息係統125
區塊鏈和去中心化信息存儲/128
區塊鏈文件共享係統/129
區塊鏈與不受審查的通信/130
互聯網域名係統/131
版權問題/132
言論自由的另一麵/134
第四部分組織與自治
第八章組織的未來139
公司治理與內部控製/142
去中心化組織/146
分布式治理模式/149
安全問題/150
有限責任的缺失/151
證券法麵臨的挑戰/152
無法管控(Nonregulatability)的去中心化組織/153
第九章去中心化自治組織157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界定/160
自治治理的益處/163
市場失靈/164
法律問題/166
第十章鏈接萬物169
區塊鏈使能的設備/173
設備的治理/174
機器之間的契約/176
産權管理係統/177
自由設備(emancipated devices)/180
自由設備的監管問題/183
第五部分去中心化區塊鏈係統的監管
第十一章監管模式189
監管終端用戶/193
監管傳輸層/194
監管信息中介機構/195
監管區塊鏈中介機構/196
監管礦工和交易處理者/197
監管代碼和架構/199
監管硬件製造商/201
監管區塊鏈市場/202
通過社會規範監管/205
監管方式的平衡/207
第十二章代碼即法211
將法律轉換為代碼/214
作為監管技術的區塊鏈技術/215
代碼作為法律的局限性/218
自動化規則/220
定製化的規則/221
密碼法與算法治理/222
結論225
注釋233
索引341
緻謝371
譯後記37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仔細的閱讀瞭一遍,發現對代碼之治研究得頗深,個人認為此書的內容對區塊鏈及其監管的發展有很強的預見性,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指引。

评分

寫得不錯,思考的也比較深入。比國內那些翻譯抄襲概念堆積的好瞭不知道多少。

评分

原著“Blockchain and the Law:The Rule of Code”,哈佛大學齣版社2018年4月齣版,作者任職於研究互聯網法律最權威的哈佛Berkman Klein中心。本書在介紹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曆史和特徵的基礎上,詳細分析瞭其對金融、契約、信息、組織、人-機關係的影響,提齣瞭監管區塊鏈的具體方法及利弊。作為法學學術著作,視野開闊,邏輯嚴謹,論據翔實,對技術的概括精準而又易於理解。學術創新點是,作者認為,隨著當前互聯網逐步發展到去中介化的區塊鏈,代碼與法的關係也將由“代碼即規則”(code is law)發展到“代碼即法”(code as law),並將所謂的“代碼之治”定義為“密碼法”,以此統領本書的邏輯結構。

评分

缺點在於前兩章陳明利害、原理之後,後麵章節的展開都過於簡短,有些零碎,少見用於說明的實例可以超齣預期。用來解決矛盾的法律手段和變革講的不太多。

评分

原著“Blockchain and the Law:The Rule of Code”,哈佛大學齣版社2018年4月齣版,作者任職於研究互聯網法律最權威的哈佛Berkman Klein中心。本書在介紹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曆史和特徵的基礎上,詳細分析瞭其對金融、契約、信息、組織、人-機關係的影響,提齣瞭監管區塊鏈的具體方法及利弊。作為法學學術著作,視野開闊,邏輯嚴謹,論據翔實,對技術的概括精準而又易於理解。學術創新點是,作者認為,隨著當前互聯網逐步發展到去中介化的區塊鏈,代碼與法的關係也將由“代碼即規則”(code is law)發展到“代碼即法”(code as law),並將所謂的“代碼之治”定義為“密碼法”,以此統領本書的邏輯結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