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雅疏證》因聲求義研究

《廣雅疏證》因聲求義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李福言
出品人:
頁數:4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
價格:99
裝幀:
isbn號碼:97875203091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語言學
  • 文字學
  • 語源學
  • 漢語言文字學
  • 李福言
  • 《廣雅疏證》
  • 因聲求義
  • 訓詁學
  • 古代漢語
  • 音韻學
  • 文獻研究
  • 清代學術
  • 字書
  • 語言學
  • 考據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廣雅疏證》因聲求義術語具有功能性異同。王念孫在使用術語進行因聲求義實踐中具有一定傾嚮性和繼承性,但還沒有形成現代意義上的術語規範。在《廣雅疏證》中,語音形式與概念的復雜關係錶現瞭音義之間對稱性與不對稱性的統一。對稱性是語音形式和概念之間相似性的體現,不對稱性是語音形式和概念之間區彆性的體現。另外,《廣雅疏證》術語中的一字異音情況與《音義異同》中的音變構詞用例有互補性,顯示瞭王念孫對音義異同的認識以及對以義辨音的理解與運用。《廣雅疏證》術語顯示瞭王念孫豐富的古聲紐思想,這些思想錶明他吸收瞭錢大昕、戴震等的古聲紐思想後,積極運用於具體音義問題的實踐,並取得瞭較大成果。《廣雅疏證》術語反映瞭王念孫對韻轉關係的認識,與王念孫古韻分部有一緻性,顯示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基本遵循瞭自己的古韻二十一部分部情況。另外,王念孫還根據具體訓詁實踐靈活處理韻轉情況。

著者簡介

李福言,男,1985年生,江蘇徐州人,現任教於江西師範大學文學院、語言與語言生活研究中心,講師。中國訓詁學會會員。武漢大學文學博士(2014)、武漢大學文學碩士(2011)、徐州師範大學(現為江蘇師範大學)文學學士(2009)。主要研究方嚮為方言文獻學、音韻訓詁學、佛典音義與古籍整理。目前主持省社科項目一項,廳級項目一項,齣版專著兩部,在C刊及其他核心期刊發錶各類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圖書目錄

上編 《廣雅疏證》音義術語研究
第一章 《廣雅疏證》“語之轉”研究
第一節 兩個詞間“語之轉”的聲韻關係
一 “語之轉”雙聲疊韻有4例
二 雙聲韻轉有29例
三 聲轉韻轉有22例
四 聲轉疊韻有4例
第二節 AB與CD間的語轉關係
第三節 AB、CD、EF間語轉關係
第四節 A與BC語轉關係
第五節 A與BC、BD語轉關係
第六節 多個詞的語轉關係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廣雅疏證》“一聲之轉”研究
第一節 兩個詞(字)間“一聲之轉”的聲韻關係
一 “一聲之轉”雙聲韻轉有60例
二 “一聲之轉”雙聲疊韻有1例
三 “一聲之轉”旁紐韻轉有13例
四 “一聲之轉”準旁紐韻轉有2例
五 “一聲之轉”準雙聲韻轉有3例
第二節 多個詞(字)間“一聲之轉”聲韻關係
一 “A、B、C,一聲之轉”有34例
二 “A、B、C、D(也),(皆)一聲之轉也”有8例
三 “A、B、C、D、E也,皆一聲之轉也”有3例
四 “AB、CD、E也,皆一聲之轉也”有l例
五 “A、B、C、D、E、F,一聲之轉”有1例
六 “AB、CD,皆一聲之轉也”有7例
七 “AB、CD、EF,皆一聲之轉”有3例
第三節 “一聲之轉”來源考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廣雅疏證》“之言”研究
第一節 “之言”雙聲疊韻研究
一 雙聲疊韻中的聲韻數量
二 雙聲疊韻的形義關係考察
第二節 “之言”雙聲研究
一 雙聲部分正文及聲韻關係
二 雙聲形義關係考
第三節 “之言”疊韻研究
一 疊韻部分正文及聲韻情況
二 疊韻部分形義關係考
第四節 “之言”對轉(旁對轉、異類相轉)研究
一 對轉(旁對轉、異類相轉)正文及聲韻關係
二 對轉(旁對轉、異類相轉)形義關係考
第五節 “之言”旁轉研究
一 “之言”旁轉正文及聲韻關係考
二 旁轉形義關係考
第六節 “之言”通轉研究
一 “之言”通轉正文及聲韻關係
二 通轉形義關係考
第七節 “之言”特殊關係考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