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牛肉燉土豆”;40年後,生活在物質極大豐富之中的人,想的卻是如何讓精神世界不寂寞。這40年,社會和經濟呈現幾何式發展,攝影師以記錄時代為己任,用影像作為日記本,用相機為這個時代描繪瞭全景式的速寫,這是時間帶來的詩意和力量。本書精心選取瞭300餘幅中外攝影師的作品,多維度、客觀地展現瞭1978年至2018年,中國人在衣食住行、消費理財、社交互聯等諸多方麵的變化——也許我們沒法找迴失去的時間,但可以打開影集,通過照片迴想這一路走來的快樂和艱辛。
柴繼軍,199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係,曾在中國青年報擔任圖片編輯、攝影記者10年,曾8次獲中國新聞奬一、二、三等奬,以及“人民攝影報杯”年度傑齣圖片編輯奬,兩次榮獲年度“十佳青年新聞攝影記者”稱號,第四屆中國新聞攝影記者金眼奬。2000年6月,創辦瞭中國第一傢圖片版權互聯網交易平颱——視覺中國,目前擔任視覺中國執行董事、總編輯,同時擔任中國攝影傢協會圖片産業委員會理事、中國版權協會理事。
这是一封用视觉谱写的家书。 这是一本改革开放40年的影像记。 这是一次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40年生活巨变和城乡变迁的回望。 这是由156名中国摄影师和34名外国摄影师用镜头回望的家国记忆。 在照片中,我们得以寻找岁月的痕迹。 这本影像记分别从衣食住行、荷包鼓鼓、社交互联、...
評分这是一封用视觉谱写的家书。 这是一本改革开放40年的影像记。 这是一次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40年生活巨变和城乡变迁的回望。 这是由156名中国摄影师和34名外国摄影师用镜头回望的家国记忆。 在照片中,我们得以寻找岁月的痕迹。 这本影像记分别从衣食住行、荷包鼓鼓、社交互联、...
評分这是一封用视觉谱写的家书。 这是一本改革开放40年的影像记。 这是一次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40年生活巨变和城乡变迁的回望。 这是由156名中国摄影师和34名外国摄影师用镜头回望的家国记忆。 在照片中,我们得以寻找岁月的痕迹。 这本影像记分别从衣食住行、荷包鼓鼓、社交互联、...
評分这是一封用视觉谱写的家书。 这是一本改革开放40年的影像记。 这是一次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40年生活巨变和城乡变迁的回望。 这是由156名中国摄影师和34名外国摄影师用镜头回望的家国记忆。 在照片中,我们得以寻找岁月的痕迹。 这本影像记分别从衣食住行、荷包鼓鼓、社交互联、...
評分这是一封用视觉谱写的家书。 这是一本改革开放40年的影像记。 这是一次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40年生活巨变和城乡变迁的回望。 这是由156名中国摄影师和34名外国摄影师用镜头回望的家国记忆。 在照片中,我们得以寻找岁月的痕迹。 这本影像记分别从衣食住行、荷包鼓鼓、社交互联、...
時代的變遷,人的夢
评分有部分珍貴史料,但在改革開放這個宏大敘事方麵還是不足以囊括,略顯單薄跳躍。希望能讀到權威的係統性介紹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曆史的作品。也希望自己可以完成對比我愛我傢與改革開放之間的關係這篇文章。
评分真正精彩的照片其實不多,更多的是一種“今非昔比”的感嘆罷瞭。
评分真正精彩的照片其實不多,更多的是一種“今非昔比”的感嘆罷瞭。
评分40年的對比,感嘆唏噓。有幾張照片選的還是不錯的,於文國《“美”帶來的震撼》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