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

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Star Press; 1 (April 1, 2008)
作者:YUE HAN TUO LAN (JOHN TOLAND)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964
译者:郭伟强
出版时间:1991
价格:72.00元
装帧:Paperback
isbn号码:978780225454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日本
  • 二战
  • 约翰.托兰
  • 日本帝国的衰亡
  • 日本史
  • 普利策奖
  • 纪实
  • 日本历史
  • 帝国衰落
  • 二战史
  • 军国主义
  • 东亚战争
  • 战败原因
  • 太平洋战争
  • 历史反思
  • 帝国主义
  • 战争结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帝国的衰亡》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所写的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纪实著作。作者在书中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东部开辟侵略战场,横行亚洲,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发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直至最后被迫求和投降的历程。书中史料极为丰富,有许多材料系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也有不少史料是一些原为日本天皇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提供的。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侵略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战争给受害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原著于1970年10月在美国出版后,即成了一本畅销书,并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仅在得奖当年就再版三次,在西方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该著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史,有一定价值,堪称《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

作者简介

约翰•托兰:1912年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青年时代的托兰根本没有想过会成为历史学家,他那时的梦想是成为百老汇的剧作家。大学里,托兰学的就是戏剧创作。大学毕业后,他背起行囊走遍了美国。四十二岁以前,他是个事业上不成功的剧作家、官场里得不到赏识的军官、家庭生活中的失败者。1954年,有人约托兰写一部有关大飞艇的书,他利用在空军服役时的关系,走访了众多飞艇时代的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独家的第一手材料。这本《天空中的船只》使他一举成名,也正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了“在历史中的生活”。托兰的著作侧重史料的搜集和对当事人的采访。在书中,他会把所知的一切全部告诉读者。他写的历史著作有:《从乞丐到元首》、《日本帝国的衰亡》、《战争之神》、《丑闻:珍珠港事件及其后果》、《占领日本》和《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等。其中这本《日本帝国的衰亡》使他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

目录信息

上册
前言
第一部 战争的根源
第一章 “下克上”
第二章 挺进卢沟桥
第三章 “那么,这将是背水一战”
第二部 乌云压顶
第四章 “还原到白纸上去”
第五章 致命的照会
第六章 z作战计划
第七章 “战争的爆发时间可能比任何人想象的要来得快”
第三部万岁
第八章 “视死如归”
第九章 “我们前面的艰难岁月”
第十章 飘渺的希望难逃的失败
第十一章 “对他们发慈悲就是延长战争”
第十二章 “扪心无愧”
第十三章 转折
第四部死亡之岛
第十四章 小本经营行动
第十五章 绿色地狱
第十六章 “本人罪该万死”
第十七章 结局
下册
第五部 调兵遣将
第十八章 鼠辈与好汉
第十九章 向马里亚纳群岛跃进
第二十章 “七生报国”
第六部 决战
第二十一章 “谁也别心慈手软”
第二十二章 莱特湾之战
第二十三章 “断颈岭”之战
第二十四章 溃败
第七部 苦尽甘来
第二十五章 “绝好机会”
第二十六章 火刚熄灭的地狱
第二十七章 江户之花
第二十八章 最后一次出击
第二十九章 铁台风
第三十章 散兵游勇
第八部 “一亿玉碎”
第三十一章 寻求和平
第三十二章 “那是不用你操心的决定”
第三十三章 广岛
第三十四章 ……以及长崎
第三十五章 “忍不住也得忍”
第三十六章 宫廷叛乱
第三十七章 鹤声
尾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托兰在前言结尾部分的一个错误我还是不得不指出来的——美国当上世界警察之后,确实在意识形态上和整个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人民发生了冲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亚洲就具有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并没有亿万亚洲人民在翘首看待日本人的崛起并把日本的斗争当成自己的斗争——...  

评分

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明显是站在偏袒日本人的立场上的。或许是因为他有个日本妻子。但考虑到此书出版时,美国仍深陷越南战争中,作者在书中应该不是单纯的要为日本人推脱战争罪责,而是另有所指。 这本书之差,在于文笔。它远不如《第三帝国的兴亡》那样引人入胜。尤其是书中...  

评分

内容不多说了,是我看过的描写太平洋战争时期最好的书之一。 想说的是存在的问题:此版的校对人员不仔细,错字之多让我有些倒胃口。。。。。。 当然也可能是我对书比较挑剔,但是可以想象当你的思绪随着流畅的文字而流动,突然被一个错字打断,如鲠在喉,实在难受。。。。。。...  

评分

托兰在前言结尾部分的一个错误我还是不得不指出来的——美国当上世界警察之后,确实在意识形态上和整个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人民发生了冲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亚洲就具有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并没有亿万亚洲人民在翘首看待日本人的崛起并把日本的斗争当成自己的斗争——...  

评分

火车上通宵读完这本书,千辛万苦在餐车谋取了一个座位,一路眼珠子都快晃出来了,走马观花的看完感觉原作应该不错,但是翻译实在一般。 这本小东西还写着“内部发行”,看来是不打算对广大读者广而告之了。出版编号,版权页都不是很规范。看来属于当年“内参”的产物了,约翰·...  

用户评价

评分

二二六事变到二战结束,主要还是太平洋战争,都是看过N遍的东西,没什么新收获,匆匆扫了一遍。

评分

日本似国花樱花。酝酿多时突然蓬勃而发,恰似珍珠港偷袭,一举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而后渐渐于细雨中纷纷凋零,恰似瓜达卡纳尔、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塞班岛、硫磺岛、菲律宾、冲绳纷纷丧失敌手;而最后一阵大雨过后,恰似广岛、长崎遭核爆,苏联进军伪满,只剩光秃秃的树干,长期没有芳华陷于沉寂。

评分

尽管校对错误太多,但书还是很好看,托兰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战争结束之前,你是说不清谁对谁错的

评分

1971年普利策非小说类奖。此译本比新华版要好,但错别字也多。

评分

1971年普利策非小说类奖。此译本比新华版要好,但错别字也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