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托兰:1912年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青年时代的托兰根本没有想过会成为历史学家,他那时的梦想是成为百老汇的剧作家。大学里,托兰学的就是戏剧创作。大学毕业后,他背起行囊走遍了美国。四十二岁以前,他是个事业上不成功的剧作家、官场里得不到赏识的军官、家庭生活中的失败者。1954年,有人约托兰写一部有关大飞艇的书,他利用在空军服役时的关系,走访了众多飞艇时代的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独家的第一手材料。这本《天空中的船只》使他一举成名,也正是从这一年起,他开始了“在历史中的生活”。托兰的著作侧重史料的搜集和对当事人的采访。在书中,他会把所知的一切全部告诉读者。他写的历史著作有:《从乞丐到元首》、《日本帝国的衰亡》、《战争之神》、《丑闻:珍珠港事件及其后果》、《占领日本》和《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等。其中这本《日本帝国的衰亡》使他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
《日本帝国的衰亡》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所写的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纪实著作。作者在书中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东部开辟侵略战场,横行亚洲,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发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直至最后被迫求和投降的历程。书中史料极为丰富,有许多材料系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也有不少史料是一些原为日本天皇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提供的。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侵略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战争给受害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所带来的巨大灾难,以及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原著于1970年10月在美国出版后,即成了一本畅销书,并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仅在得奖当年就再版三次,在西方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该著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史,有一定价值,堪称《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
在《光荣与梦想》中,美国从罗斯福时期开始至杜鲁门时期结束与日本以及诸盟国的回合交制令我好奇,从而读了这套书,作者不仅详细整理了所有二战日美之间的各种细节,还努力保持了绝对的中立与客观。这部宏大的历史著作,让二战的因果清晰显现眼前,从日本二二六、珍珠港、巴丹...
评分二战前夕,美驻日大使格鲁,老婆日本人,在日本生活多年,不段促进日美合解避免日美战争。如果他成功了,想想也是可怕的后果。而在白宫里给国务卿说得上话的亚太事务主管霍恩贝克博士则永远站在日本对立面。他坚持日本人"掠夺成性",不断推反利于日美合好的建言。 而霍恩贝克...
评分火车上通宵读完这本书,千辛万苦在餐车谋取了一个座位,一路眼珠子都快晃出来了,走马观花的看完感觉原作应该不错,但是翻译实在一般。 这本小东西还写着“内部发行”,看来是不打算对广大读者广而告之了。出版编号,版权页都不是很规范。看来属于当年“内参”的产物了,约翰·...
评分作者是一个历史学家吗?我觉得不是。历史学家要坚守学术的公平客观,而历史作家不用,我看作者是一个历史作家。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作者的态度在第一册中已经表露无遗,即站在战胜的美帝国主义角度顺便帮战败的日本军国主义辩解。 几乎所有美国人直到现在依然认为,1941年12月7...
评分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衰亡史》获得了1971年的普利策奖。这是一本历史领域的非虚构写作,读来画面感很强。作者运笔如影片的镜头调度,全景镜头描摹历史,特写镜头刻画人物。本书书写的历史发生在1936-1945年,总览式地呈现了美日两国在此期间重要的外交与战争。此外,在一连串...
尽管校对错误太多,但书还是很好看,托兰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战争结束之前,你是说不清谁对谁错的
评分封建制度的权力分散,下克上,政府无力,军国主义盛行,一步一步的走向战争泥潭,直到明知敌人比自己强大十倍,但却不得不背水一战!谁是罪人和阴谋家呢?天皇是吗?裕仁是个热爱和平的人,想的是如何给民众带来和平幸福。东条是吗?他已经竭力追求和谈。下级军官是吗?他们只不过做了自己对的事情罢了。民众是吗?连年的战乱和疯狂的空袭让他们苦不堪言。只能说:人口疯狂爆炸,政治腐败,国土拥挤。军国主义在这片土壤上滋生。裹挟着每个人做出“错误”的行为。大到政治决策,小到生产每一个小零件。一个坏的制度,能让全体人作恶却不知。
评分开篇的“下克上”很惊艳,而后风格一转开始了对战争过程的平铺直叙。对于日本精神、社会、经济、文化都鲜有分析,甚至政治外交亦着墨不多,完全无法跳出一般性的太平洋战争叙事。对于一本致力于描述“帝国衰亡”的书,格局未免太小了点。
评分整个一《美日海战史》,对中国战场着墨太少
评分尽管校对错误太多,但书还是很好看,托兰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战争结束之前,你是说不清谁对谁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