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库斋忆旧

五库斋忆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何龄修
出品人:
页数:28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7
价格:3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8127194
丛书系列:素心文丛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何龄修
  • 传记·回忆录
  • 学术史
  • 史学
  • 随笔
  • 當代材料
  • 明清
  • 清代
  • 回忆录
  • 私人著述
  • 五库斋
  • 文学
  • 历史
  • 文化
  • 旧物
  • 随笔
  • 个人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古有《思旧录》,今有《思痛录》,都是回忆;或点点滴滴,或幡然醒悟。何龄修作为20世纪一代知识分子个体,其《五库斋忆旧》自述家世、求学、治学经历,或亲情友情,或人事片断,实录了商鸿逵、侯外庐、顾颉刚、向达、邓恭三、杨向奎、王毓铨、谢国桢、顾准等在这个大时代的生活情状。尤其是偶遇思想家“顾准推车”的一段对话,更是丰富了20世纪思想史细节。

作者简介

何龄修,1933年生,湖南湘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1953年10月至1958年9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师从清史泰斗邓广铭先生。1958年9月至1993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退休后,应邀任《四库禁毁书丛刊》编委会副主编兼学术部主任,协助主编主持该《丛刊》学术工作。退休后应邀参加《四库禁毁书丛刊》,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信息

·引 言 /1
·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沦陷湘乡 /1
· 高祖以来的家世和祖父的烹调技艺 /8
· 父亲失语后仍被邀参加餐饮业职称评议 ——他的生平和为人 /15
· 母亲悲惨而短促的人生与我的迟到的悔悟 /26
· 贺云瞿先生琐忆 /46
· 词坛翘楚刘海擎世伯简记 /58
· 半百春秋师生情 ——深切怀念施云老师 /65
· 许大龄师的为人与为学 /75
· 悼念商鸿逵师 /85
· 纪念商鸿逵师逝世十周年 /107
· 怀念与自责 ——想起张苑峰师与我的一些事 /111
· 有关向觉明(达)师二三事 /122
·含泪忆邓恭三师/132 · 永远的怀念 ——记王毓铨先生 /141
· 悼念谢国桢先生 /159
· 风范长存 ——悼念杨向奎先生 /178
· 熊德老和他的“四害”纪事诗 /191
· 缅怀牟安世先生 /199
· 悼念张宗洽先生 /206
· 老师教我钞卡片和我的卡片的厄运 /210
· 两副市长支持的北京明代老店调查 /216
· 听唐长孺、王毓铨两先生辩论《金瓶梅》问题 /221
· 张献忠部总兵官关防和明代印花布发现经过 /224
· 我请俞平伯先生到历史所讲昆曲 /227
· 配合郭沫若先生的太平天国史研究,调进其资料工作小组纪事 /230
· 脱离学术常轨的做派 ——说我为戚本禹一篇文章补出处事 /238
· 侯外老一次因误会产生的惊恐 /242
· 王毓铨先生帮“顽固分子”顶住“顽固菜” /246
· 抄家者骂王毓铨先生为洋奴遭到驳斥 /248
· 记顾颉刚先生几件事 /250
· 科学家苏秉琦师蒸红薯 /253
·谢国桢先生“反动标语”问题真相 /255
· 与顾准先生一次意外的交谈 /259
· 我和陈汝衡先生研讨柳敬亭问题 /262
· 业余文史学家马里千先生暨我们的学术情谊 /269
· 我所知道的清史学家袁森坡 /281
· 访问王素 /285
· 任道斌与《明季南北略》 /290
· 一场有趣味的国际史学竞赛胎死腹中 /294
· 建院初期设立的清史研究室 /298
· 谣言腿短:关于成立清史所的谎言产生始末 /307
· 关于《清史资料》“弄虚作假”问题的风波 /315
· 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开招考科研人员工作纪事 /318
· 初招研究生的失败纪录 /327
· 在李世愉先生荣退典礼上的发言 /336
· 编后记 /34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印象最深的是写养母那篇,当然还有张政烺的那句“兄弟不善言辞,没有多话”????

评分

有学问有思想有文笔有感情。何老为人处世公允持正,因此本书尽管所谈人事极多,但猛料不多。对任何人几乎都是褒扬多贬损少,给予了最大程度的理解与尊重。

评分

有学问有思想有文笔有感情。何老为人处世公允持正,因此本书尽管所谈人事极多,但猛料不多。对任何人几乎都是褒扬多贬损少,给予了最大程度的理解与尊重。

评分

何龄修先生的回忆录

评分

何龄修,湖南人,社科院历史所明清史研究室研究员。本书为何先生回忆录,其中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家人的追忆,第二部分是求学时期的回忆,特别是对于北大历史系各位先生的回忆,第三部分是对于历史所工作前辈和同事的回忆。关于家庭的回忆,不多说,这是何先生的家事。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最为重要的回忆,关于北大的回忆,是以许大龄先生为开篇,然后是商鸿逵、向达、邓广铭、杨向奎等诸位先生和领导。其中,纪念许大龄先生的文字格外令人感动,对于商鸿逵先生的回忆,可以帮我们了解从孟森开创的清史研究如何薪火相继。最后一部分是对于历史所的回忆,一些部分是对于同事们的记忆,比如对于苏秉琦先生蒸红薯的轶事,对于顾颉刚先生的追忆,另一部分是对于清史研究室的回忆,里面包含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往事。知人论世,读书知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