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北京与西方文明

古代北京与西方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欧阳哲生
出品人:
页数:654
译者:
出版时间:2018-6
价格:10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967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城市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清代
  • 明清史
  • 中国
  • 明代
  • 北京历史
  • 西方文明
  • 文化交流
  • 古代史
  • 历史研究
  • 中西文化
  • 北京文化
  • 文化传播
  • 文明碰撞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举足轻重,其历史地位堪与汉、唐长安媲美。本书以研究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三朝来京的西方传教士和遣使的“北京经验”(The Beijing Experience)为主,着重探讨西人来京的路线、途径,在京居住、生活、活动和通信手段,在京与朝野士人的交往,对北京建筑、风俗、地理、历史的观察和研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情报的搜集与窥探,全景式地深度透析西方视野里的北京形象。

作者简介

欧阳哲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著作有:《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之现代阐释》《严复评传》《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科学与政治——丁文江研究》《探寻胡适的精神世界》《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傅斯年一生志业研究》《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二卷,合著)等。编著有:《胡适文集》(12册)、《傅斯年文集》(7卷)、《丁文江文集》(7卷)等。

目录信息

导论
第一章 欧洲与中国文明对话的开端——以西人在元大都“汗八里”的经验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章 17世纪西方耶稣会士眼中的北京——以利玛窦、安文思、李明为中心的讨论
第三章 来自北极熊的窥探——17世纪俄罗斯遣使的“北京经验”
第四章 18世纪法国耶稣会士的“北京经验”——以《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为中心的讨论
第五章 文明的较量与权力的博弈——以教廷多罗、嘉乐使华的“中国礼仪之争”为中心
第六章 16—18世纪葡萄牙、荷兰遣使的“北京经验”
第七章 俄国东正教传教团的“北京经验”
第八章 英国马戛尔尼、阿美士德使团的“北京经验”
总结 盛世下的忧患——中西关系视角下的康雍乾盛世
附录一 16—18世纪来京西方耶稣会士一览表
附录二 鸦片战争以前北京与西方关系编年事辑
参考文献
书成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所谈16—18世纪中西关系,按学理而论,说能是“古代”么?有关此题的材料、著述可谓泛滥无涯,“点”的突破或有可能,而“面”的重建戛戛乎其难矣。奈全书洋洋六百余页,只能以整合为主,原创性欠奉。最可以(应该)利用充分的中文档案材料,近于点缀,难免遗憾。

评分

本书所谈16—18世纪中西关系,按学理而论,说能是“古代”么?有关此题的材料、著述可谓泛滥无涯,“点”的突破或有可能,而“面”的重建戛戛乎其难矣。奈全书洋洋六百余页,只能以整合为主,原创性欠奉。最可以(应该)利用充分的中文档案材料,近于点缀,难免遗憾。

评分

本书所谈16—18世纪中西关系,按学理而论,说能是“古代”么?有关此题的材料、著述可谓泛滥无涯,“点”的突破或有可能,而“面”的重建戛戛乎其难矣。奈全书洋洋六百余页,只能以整合为主,原创性欠奉。最可以(应该)利用充分的中文档案材料,近于点缀,难免遗憾。

评分

是谁引进这本来害我 啊 啊 啊

评分

本书所谈16—18世纪中西关系,按学理而论,说能是“古代”么?有关此题的材料、著述可谓泛滥无涯,“点”的突破或有可能,而“面”的重建戛戛乎其难矣。奈全书洋洋六百余页,只能以整合为主,原创性欠奉。最可以(应该)利用充分的中文档案材料,近于点缀,难免遗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