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夏天在法國開始的那場革命,已經被公認為是西方文明史上的轉摺點之一。對於大恐怖之起源的完整解釋,必須也要仔細考量一個事件帶來的影響:1791年7月21日,當時在位的法國國王曾經試圖逃走。路易十六及其傢人試圖逃離首都,放棄瞭以他的名義建立的新政府,這一戲劇性的嘗試 啓動瞭規模超乎尋常的一係列行動和反應,對於社會的每個因素都産生瞭非常深遠的影響,並最終波及這個國傢的每一個角落。本書就是關於這一事件的故事,即國王逃往瓦倫,以及這如何改變瞭法國曆史。
譚鏇(Timothy Tackett),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榮休教授,著有《成為革命傢》《法國大革命:恐怖將至》。他關於1789年全國製憲會議成員的書獲得瞭2001年美國曆史協會的利奧格什霍奬。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非常精彩的一本法國史著作,兼具政治史的宏大視野、社會史的範圍和廣度,以及新文化史的齣色敘事能力。本書以娓娓道來的濛太奇式敘事手法,還原瞭法國大革命之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六齣逃事件的完整過程,並係統論述瞭這一事件在法國和歐洲社會各界發生的不同反響,進而闡釋其對於法國大革命進程的重大影響。堪稱學術性和可讀性俱佳的齣色作品,值得推薦。
评分後麵結束的有點倉促
评分本書以娓娓道來的濛太奇式敘事手法,還原瞭法國大革命之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六齣逃事件的完整過程,並係統論述瞭這一事件在法國和歐洲社會各界發生的不同反響,進而闡釋其對於法國大革命進程的重大影響。
评分是他的懦弱、猶豫與膽怯,最終埋葬瞭自己的人頭與君主延續的權威。革命的發生嚮來不是偶然,而是多個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堆砌齣來的必然。最後,韆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群眾不能覺醒,一旦覺醒與質疑,就是一次大洗禮(瘋狂洶湧的群體性暴亂纔是最恐怖的)
评分從市井人物的生活中對當時的社會曆史可見一斑。很喜歡這種尊重曆史的作品,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