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人侠客梦》(增订本)共分九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梳理侠之观念的形成,探讨唐宋以迄于20世纪武侠小说的发展;二是横向探讨武侠小说中行侠的手段、主题、背景及过程。全书将小说形态学的研究与文化发生学的探讨相结合,是一部视野广阔、研究扎实的武侠小说研究著作。本书1992年初版,从初版到现在,中文版已是第6个版本。这本书是陈平原学术著作中的畅销书。英文版已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白俄罗斯文版入选“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
陈平原(1954- ),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外国多所大学讲学和研究。1980年代,研究领域着重“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而后逐渐将目光延伸至古代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1990年代初开始关注现代中国学术史,近年兼及现代中国教育史。
主要著作有《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1987)、《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1988)、《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合著,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2)、《小说史:理论与实践》(1993)、《学者的人间情怀》(1995)、《陈平原小说史论集》(1997)、《陈平原学术自选集》(1997)、《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1998)、《老北大的故事》(1998)、《中华文化通志·散文小说志》(1998)、《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1999)、《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主编,1999)、《北大精神及其他》(2000)、《图像晚清》(合著,2001)、《中国大学十讲》(2002)等。
未经考证,纯胡说八道。如有纰漏,请指正。 中国的文人崇尚了多年的“手无缚鸡之力”,却偏偏最爱做侠客梦。大抵正是因为本身的孱弱,才导致了内在里对武力的崇尚。 中国的文化传统里也不是不崇尚文武双全,但总感觉对武的崇尚多来自胡人的基因。崇文和尚武从不矛盾,但纯粹汉...
评分最近接连看了几部武侠电视剧,主要是金庸的,对剧中的刀光剑影,侠骨柔情很是着迷,让我对武侠有了进一步了解的驱动。于是看了这本书。 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或者读者,看一看跌宕的剧情,之余再为里面的情爱感叹几句,算就够了。不过,如果是武侠迷,还是可以看看这书,知道些“...
评分陈平原这部书研究介绍的对象是武侠小说,全书九章,24万字。第一章“千古文人侠客梦”分析了侠的概念,梳理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史体裁里的侠的形象,介绍了研究思路和取径。第二至四章,以唐宋豪侠小说、清代侠义小说和20世纪武侠小说回顾了武侠小说的发展史,这是切合“千古”...
评分这本书我在高中的时候读过,然而直至今日我也想不起来,在那样一个灰暗枯燥的小县城,仅有的几家书店全靠卖中考高考辅导资料或是出租言情漫画武侠过活,我究竟是从哪里借来了这么一本曲高和寡的研究论著? 后来猜测,许是店主进书的时候没有细看,以为是众多武侠小说中的一本。...
评分最近接连看了几部武侠电视剧,主要是金庸的,对剧中的刀光剑影,侠骨柔情很是着迷,让我对武侠有了进一步了解的驱动。于是看了这本书。 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或者读者,看一看跌宕的剧情,之余再为里面的情爱感叹几句,算就够了。不过,如果是武侠迷,还是可以看看这书,知道些“...
價值多在於梳理。過多重複,論述停留在自圓其說而缺乏具有说服力的過程。偏重武俠小說中傳統文士的價值取向因素,某些非主流非傳統的取向在文人精英主導的敘事之下被忽略了。
评分中规中矩,不同篇幅观点重合的地方比较多。
评分论名字的重要性啊!!!千古,点出历史久远,底蕴深厚;文人冲淡了侠客那种草莽气息,不是徐克电影里荒漠里忙于奔命的人而是李安电影里负手立在竹梢淡看竹涛汹涌的人,或是两者皆有;梦呢,负责在小说题材内,理想主义与现实性之外的造梦功能。因为B站的《千古文人侠客梦》剪辑,一直念念不忘,18年双十一下单错误买了2本,退了。又心心念念,终于19年女王节购入,3月整理时又翻出来了,才看了毛30页。捂脸,可能书到手就意念读书圆梦了。本想每天睡前看个30页大概一个月看完。一搜微信读书居然有了→_→花了几天看完,这才是圆梦了啊!附录有重合,所以看的快。以前看的今古传奇啊,现在都是晋江言情,纯情,很少纯武侠了。
评分有增订版诶?!
评分一箫一剑平生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