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7-81119
作者:龚群
出品人:
页数:165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2
价格:1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111913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新加坡
  • 启蒙
  • 公民教育
  • 公民
  • 新加坡
  • 公民道德教育
  • 道德教育
  • 新加坡教育
  • 公民教育
  • 价值观教育
  • 教育研究
  • 社会研究
  • 文化认同
  • 教育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主要内容:新加坡,这个在世界地图上几乎难以标出位置的亚洲城市国家,自立国以来仅以几十年的努力,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个国家在摆脱贫困、进入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的同时,也把一个原来脏乱差的港口岛屿建设成一个美丽而有秩序的花园城市,也就是说,她在社会治理以及环境治理方面也创造了奇迹。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城市国家,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以及中国的道教和中国儒家的信仰在这样一个小岛上都可发现。种族和谐以及宗教和谐是新加坡的基本国策。这样异质的宗教以及文化能够在这样一个小岛上共处而相安无事,在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冲突愈来愈具有世界问题意义的当代世界,这同样也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新加坡是怎样治理的?新加坡的社会治理与它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有什么关系吗?在新加坡人尤其是新加坡政府看来,新加坡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如果离开了道德精神的支柱,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他们看来,在新加坡的华人那里,是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为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提供了团结奋斗和作为一个新兴民族内在凝聚力的强有力的精神动因。20世纪70至80年代,日本和新加坡等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成功,在他们看来,其主要原因在于儒家文化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结合。新加坡前教育部部长吴庚瑞认为,东亚“四小龙”的经济成功的共同点是:都同样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接受了儒家伦理价值观的熏陶,从而培养了一批具有儒家良好行为准则的人。他们之所以取得出色的经济成果,可以直接归因于儒家关于人们要为国献身的道德规范。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新加坡公民道德:背景与资源 一、新加坡的历史及其人民 (一)新加坡的开发与发展 (二)新加坡的独立与经济发展 二、新加坡公民道德的社会文化资源 (一)多元性移民结构与多种伦理资源并存 (二)儒家文化传统与资源第二章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注重道德教育 (一)两阶段道德教育概述 (二)巴赫德博士的调查研究 (三)巴赫德的建议 (四)《生活与成长》中的教学法 二、第三阶段:革新——道德教育加入宗教与儒家伦理 (一)宗教课和儒家伦理课 (二)儒家伦理课的课目 三、第四阶段:公民与道德教育合并第三章 公民与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生活与成长》中的小学道德教育 (一)小学模式一:自我——我是谁? (二)小学模式二:家庭——我生活在爱中 (三)小学模式三:学校 (四)小学模式四:邻居 (五)小学模式五:国家与社会 (六)小学模式六:世界 二、《生活与成长》中的中学道德教育 (一)中学模式一、二、三 (二)中学模式四、五、六 三、现阶段的公民与道德教育 (一)小学阶段的公民与道德教育 (二)中学阶段的公民与道德教育第四章 新加坡的道德价值取向 一、新加坡对传统道德资源的挖掘 (一)基于现实的思考 (二)对传统儒家伦理的改造汲取 二、新加坡对道德价值的重建 (一)以国家主义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 (二)家庭价值观 三、亚洲际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对立第五章 新加坡社会的综合治理与前景规划 一、道德与法治并重 (一)把道德教育融人社会活动中 (二)法律与道德相协调 二、廉政建设 三、前景规划:优雅社会第六章 对新加坡公民与道德教育的反思 一、公民与公民教育 (一)公民 (二)公民教育 二、近代史以来的中国公民与道德教育 (一)历史回顾 (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