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

基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時報文化
作者:辛達塔.穆剋吉
出品人:
頁數:656
译者:莊安祺
出版時間:2018-7-24
價格:NTD6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57137476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基因
  • 曆史
  • 人類
  • 立即讀
  • 科普
  • @颱版
  • 美國
  • 有趣
  • 基因
  • 生物學
  • 遺傳
  • DNA
  • 生命科學
  • 科學普及
  • 遺傳學
  • 分子生物學
  • 進化
  • 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破解基因,是人類最偉大的冒險,還是最危險的浩劫?

當人類取代上帝,打造完美基因、根除緻命因子,

《X戰警》、《惡靈古堡》的時代已經來臨!

電影《羅根》取材自他的研究,

「金鋼狼」休‧傑剋曼盛讚:「本書超吸引人!」

人類從何而來?該往何處而去?

普立茲獎得主、紐約時報暢銷書《萬病之王》作者辛達塔.穆剋吉

以一本書貫穿基因韆年來對人類的影響

★ 比爾.蓋茲2016年最愛書籍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暢銷書榜首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年度十大好書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年度必讀書籍

★《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年度最佳書籍

★ Amazon年度TOP 20

★ Amazon超過八百位讀者滿分五顆星推薦

普立茲獎得主、英國衛報新人獎得主、暢銷書《萬病之王》作者最新力作

一八五六年,在滿是荊棘、搖搖欲墜的聖奧斯定修道院裡,開啟瞭一切探索人類從何而來、走嚮何方的旅程。當達爾文、拉馬剋等生物學傢還在為突變是天擇論還是父母遺留變異而爭論時,年輕的見習神父孟德爾擊破停滯瞭兩韆年的遺傳理論,發現親子間的相同與相異都自有一套規則可循,繼而激勵後人積極尋找遺傳的關鍵鑰匙。

受到孟德爾的研究啟發,科學傢發現這個讓代代之間彼此「相像」的祕密,實際存在於每個細胞的染色體上。這項遺傳研究成果與達爾文的演化論結閤,被運用於優生學上,二戰時造成無數猶太人與雙胞胎遭受人體實驗、監禁及謀殺。一九五三年,基因研究走入新的境界,科學傢破解DNA化學結構,發現我們的技術足以提取各類癌癥、罕見疾病等緻病基因,甚至能在胚胎期「定製」完美生命,這些重大發現彷彿昭示著變種人、複製人以及實驗室生化危機將不再是虛幻故事,人類對完美的追求、對道德倫理的堅持,究竟孰輕孰重?異於常人的生命,該被滅絕嗎?

作者穆剋吉醫師以一場感傷的傢族探病之旅為始,細細描述破譯遺傳基因之謎的百年過程,數以韆計的科學傢如何透過不斷實驗及互相閤作、彼此競爭,解開一道道謎題,又衍生一項項謎語。或許,人類從未如今日這般接近生命的真相,我們將從根本改寫「人類」的意義,眼前正在來臨的是我們將打造的後人類時代。

著者簡介

辛達塔.穆剋吉(Siddhartha Mukherjee)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癌癥醫師、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著有《重新認識醫學法則》,以及榮獲二〇一一年普立茲獎非小說類大獎的《萬病之王》。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和哈佛醫學院,也是羅德獎學金得主。他的文章散見於《自然》、《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紐約時報雜誌》和《新共和》等刊物。目前偕妻女定居於紐約。二○一六年,本書原文版甫齣版,迅速高居亞馬遜榜單,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華盛頓郵報》、《西雅圖時報》年度好書。

審訂者簡介

於宏燦

臺灣大學生命科學係教授

譯者簡介

莊安祺

臺灣大學外文係畢業,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譯作豐富,包括辛達塔.穆剋吉的《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萬病之王》,黛安‧艾剋曼的《人類時代》、《感官之旅》、《愛的百種名字》,以及暢銷書《自然就會抗癌:罹癌醫師的科學觀點》等。

圖書目錄

導讀/於宏燦
前言 傢族
第一部 消失的遺傳學/基因的發現與再發現(1865–1935)
牆內的花園
「神祕的奧祕」
廣闊的空白
「他愛花朵」
「某個孟德爾」
優生學
「三代弱智已經夠瞭」
第二部 在部分的總和裡,仍然隻有部分/解譯遺傳機製(1930–1970)
「Abhed」
真相與統閤
轉型
不配活下來的生命(Lebensunwertes Leben)
「那愚蠢的分子」
「重要的生物體成對齣現」
調控、複製、重組
由基因到發生
第三部 遺傳學傢的夢想/基因定序和複製(1970–2001)
「基因互換」
新音樂
海濱的愛因斯坦
「複製,不然就死」
第四部 人的研究對象應該是人類自己/人類遺傳學(1970–2005)
我父親的災難
一間診所的誕生
「乾預、乾預、乾預」
舞蹈的村民,基因的地圖
「取得基因組」
地理學者
人類之書(共二十三冊)
第五部 穿過鏡子/一緻性與「正常」的遺傳學(2001–2015)
「所以,我們是一樣的」
身分的一階導數
最後一哩
飢餓之鼕
第六部 後基因組——命運和未來的遺傳學(2015─ )
未來的未來
基因診斷:「預生存者」(Previvors)
基因治療:後人類時代
後記 辨別身分
謝詞
專有名詞
註釋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完悉达多·穆克吉的《基因转》,被震撼到了。这本书比我读过的任何一本书都重要。 德尔斐神谕说“认识你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无时不刻在强化这一过程,有时通过新闻媒体,有时通过艺术作品,或者和有真知灼见的人对话,有意识或下意识地想解决我们是谁,从何而来,往何处...  

評分

評分

評分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最臭名昭著的行为莫过于种族灭绝。除了广为人知的屠杀犹太人外,纳粹也对俄国、波兰、捷克等地区的斯拉夫人展开了惨无人道的“清理”行动。希特勒和他的纳粹拥趸坚信,德国人是主宰民族,犹太人、斯拉夫人等其他民族除了做奴隶,完全不配活在世上。...  

評分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的片段,染色体是它的主要载体。一个微小的基因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家人的命运,甚至掀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雨腥风。《基因传:众生之源》探究微观的遗传因子,追溯它的历史,讲述它的发展与未来。 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印度裔美国医生,科学...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是關於基因研究曆史的書,從整本書你可見人類對基因研究的過程,遺傳的作用和一些非醫學的原因阻擋著對基因的研究。作者很用心。但書的確厚

评分

20200225 颱灣誠品背迴來的 這麼厚的一本書被我啃下來瞭 繁體竪版 為自己鼓掌???????????????????????? 兩個點 : 其一 當看到華生和剋裏剋在1956年的劍橋老鷹酒吧裏發現DNA結構時 我為自己能在63年後同樣踏入這個神奇的地方而激動 其二 讀完全書 對自己有這麼個笨兒子而感到釋然 DNA要有突變 這個世界纔精彩 不是他傻 他反應慢 而是現存的世界太著急 太功利 好吧 我做好瞭養他一輩子的消極打算 同時懷著他日後再次受環境影響而突變的可能性的美夢終其一生 懷挺~

评分

科普類,看完能更理性的看待遺傳學瞭。

评分

科普類,看完能更理性的看待遺傳學瞭。

评分

這是關於基因研究曆史的書,從整本書你可見人類對基因研究的過程,遺傳的作用和一些非醫學的原因阻擋著對基因的研究。作者很用心。但書的確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