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书,彼得·林奇让普通投资者建立了战胜专业投资者的信心,讲述了一套简单易学的股票投资策略。书中没有深奥的理论,菜鸟级的投资者也能心领神会,专业投资者则视其为行业教科书反复研读。
本书出版后不久,彼得·林奇就接到一个电话:"我是奥马哈的沃伦·巴菲特,我刚刚读完你的书,我非常喜欢。"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的精彩内容包括:
·将股票分为6种类型逐一分析
·发掘10倍股的13条准则
·如何避开6种危险股
·如何构建投资组合
·如何判定买入、卖出时机
·看懂财务报表中的关键数据
·12种常见而又致命的错误观念
彼得·林奇
(Peter Lynch)
在世人的眼中,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的著作是所有股民的宝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他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
他就是彼得·林奇--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佳基金经理",被美国基金评级公司评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是乔丹之于篮球,邓肯之于现代舞蹈。他让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
1977~1990年,他一直担任富达公司旗下麦哲伦基金的经理人。在这13年间,他使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从18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基金持有人超过100万人,麦哲伦基金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投资绩效名列第一。由于资产规模巨大,林奇13年间买过15 000多只股票。
1990年,彼得·林奇在事业巅峰急流勇退,开始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陆续写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教你理财》三部畅销书,轰动华尔街。
退休后,彼得·林奇投身慈善事业。虽然他是亿万富翁,也让别人成为亿万富翁,但他却不是金钱的奴隶,而是主人。
约翰·罗瑟查尔德
(John Rothchild)
与彼得·林奇合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教你理财》,在《时代》《财富》《价值》等刊物上均发表过文章。
专家和大师的区别是大师总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用简单易懂的通俗语言来解释清楚。对于股票投资这种入门门槛比较低的行业来说,国内的、国外的、技术的、基本的,各类专家可谓是数不胜数,不过真正说到大师,那或许用十个手指头就可以数得过来。无论我们如何的压缩这个名单,相信...
评分首先要感谢天津的豆友“大树”,正是他及时向我推荐了彼得•林奇。《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这是一本值得多次阅读和深入消化的书,不仅适合美国的投资者,也适合中国的投资者。特别是在机构投资者形成一定规模之后的今天,这本书对业余投资者的意义...
评分投资就像古老的山岳,总是那么相似。受益匪浅,感同身受。值得反复研读,与实战结合。
评分彼得林奇是基金经理,他的立场不同,思路也不同。换成国内的例子好理解多了。感谢老齐
评分笼统的价值投资经验归纳,没有更详细的财报解读分析教学。
评分林奇说的都很好,但要求还是要高了,所以还是买指数基金吧,懒人必备佳品。????
评分对比了彼得林奇和利弗莫尔之间的异同,林奇更加关注购买股票所代表的背后公司基本面,而利弗莫尔更关注股票价格趋势本身。这是价值投资和投机之间最大的本质区别。他们所研究的东西不一样,林奇研究上市公司,利弗莫尔研究股票价格趋势--或者说是市场购买情绪。林奇所坚信的有价值的公司最终会被理性市场认同(事实大概率如此),利弗莫尔坚信市场永远是对的,即便一个有价值的公司继续再下跌,那么说明公司并不被市场认同。他们在交易策略上也有相同之处:林奇说过,他看好的公司现在进行扩张,那么他会等待这个公司扩展成功,证明自己的经营能力之后,才出手购买(即便股价比之前更高)。利弗莫尔更加直接:他看好的股票,一定要通过上涨证明他的判断正确后,他才会买入。他第二次买入一只股票的价格,一定比第一次买入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