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发展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性。为什么欧洲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多国平衡的局面,而中国却走向了统一。本书通过比较东西方两个相似历史时段,即秦国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和拿破仑征服欧洲失败前的时期,提出了一个关于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分别利用古代中国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历史检验了动态理论,集中关注了该理论对国家形成的意义,强调了国际关系学与比较政治学的不可分割,并从动态理论的角度对世界政治转型进行了思考。
许田波 美国圣母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亚洲和欧洲的比较历史研究、世界政治的转型、政治文化和中国政治等,在《国际组织》《欧洲国际关系杂志》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徐进 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国际安全、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战争法。主要著作为《王霸天下思想的启迪》(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副主编)、《中国先秦国家间政治思想选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副主编)等,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国际政治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许小姐的这本书显然不是写给我等无知平民看的,因为七零八落的充斥着各种学科的高深术语。许其实主要想说,近代欧洲没有成为大一统的帝国是因为诸侯太矬;古代中国没有建立近代欧式对等的国际政治体系是因为华夏人(其实主要是秦人)太牛逼。先不说许的逻辑推理过程,这个论点...
评分个人以为本书最大的价值还不是作者的副标题——关于中欧春秋战国时期和近代早期欧洲的国际政治之比较,更大的意义在于探讨在一定程度类似的情形下,春秋战国的中国和近代早期的欧洲为什么会走向截然相反的不同道路?仅仅是因为历史的偶然还是宿命的悲剧? 中外学者...
评分读过此书。可以说,战争强化了国际机器。在一定条件下,战争的威胁促使统治者强化国家建设。但是,通常是在战争发生以前国家就已经形成。所以,严格说,国家形成的原因或许不在战争。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原始社会里部落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为什么没有形成国家?霍布斯说,原...
评分在西方比较历史方法的阴影下 ———评许田波《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 赵鼎新 许田波的《古代中国和近现代欧洲的战争及国家形成》一书运用比较历史学、以国际关系理论和行为主体性(agency)为核心的理论方法,提出了如下核心问题: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
评分Merton 何其幸运。 用“正确”这个词当然太绝对了,当然看完默大的Bio之后不得不感叹:在正确的时间进入了正确的学校、遇到了正确的老师、写出了正确的Ph.D dissertation与papers、结了正确的婚、选了正确的工作,甚至生了正确的儿子。。。。。。 不是每个学生这么幸运的。 ...
终于出新版了,太难买了。
评分历史很简单,模型也很简单。所谓自强型改革和自弱型权宜策略在我看来在政策制定者那里都是一样的:都是病急乱投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严重的就是饮鸩止渴。比如认为包括秦国在内战国诸国实行的法家式改革是自强改革,但是在战国汉代儒家看来,那些霸道改革也是长远不利于国家的权宜策略。甚至商君本人都认为霸道“难以比德于殷周”。我认为作为本书基础的两种策略模式就不成立。
评分当然我觉得给这个评分有点苛刻了
评分终于出新版了,太难买了。
评分终于出新版了,太难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