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外传

山海经外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刘滴川
出品人:高高国际
页数:4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8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91943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文学
  • 山海经
  • 古籍
  • 山海经寰宇全图
  • 首创
  • 历史
  • 刘滴川
  • ,神话小说
  • 山海经
  • 神话传说
  • 中国古代文化
  • 奇幻冒险
  • 外传作品
  • 东方幻想
  • 神话地理
  • 民间故事
  • 史诗气质
  • 想象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还是一本游记?

《山海图》的作者是谁?

鱼鸟的图腾是否预示着古人不死?

当一个人没有读过《山海经》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听说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了。然而读的次数越多,《山海经》也变成一本越读越读不懂的古籍。

本书分为源头、方向、理想、改造四部分,分别从传说和历史、时间和空间、神话和理想、真实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个角度追本溯源,解答了散落在《山海经》原典各角落里的未解之谜。书中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图片资料,让《山海经》这部藏满神秘、屹立千年不倒的“神书”向普通读者打开了厚重的大门。

作者简介

刘滴川,学者、诗人、撰稿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刘滴川出身古董收藏世家,家学深厚,从小从事古董文物收藏及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师从北京大学美术系主任李松教授,研究方向以新石器、先秦、两汉艺术史、瘟疫史研究为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编著的《山海经 校诠》(作家出版社,2017年)等,已多次再版,并蝉联各大电商古籍类图书销售榜前列。已发表的重要论文包括《传统“中国”观与夏墟斟鄩的环境艺术——“尚中正”的山水地缘和堪舆美学之滥觞》《战国琉璃珠眼纹饰流行背后的造物文化——先秦中国琉璃的本土化与“长生不老”观的流变》《跨艺术的洛神主题与自由向往——以“洛神赋”为题的文学、美术的审美形成与延伸》《寓言幻灭,我们该何去何从——“古今之辩”与跨媒介的艺术新语言》。

目录信息

自序
第一部分 源头
是传说里的历史,还是历史里的传说,两个平面镜之间的
像,永远不止真相和假象。
01 《山海经》“文体”的古今定位:小说、地理书和游记 .......... 3
02 《山海经》由来的三问:作者、时代和古代版本 .......... 11
03 《山海经图》的宿世与《山海经》插图的今生 .......... 20
第二部分 方向
东南西北,其实就是春夏秋冬,时间和空间永远是同一个
概念。
04 对立的方向观:上下和阴阳 .......... 33
05 系统的方向观:“五方”和五方神 .......... 39
第三部分 理想
长大以后,只记得妈妈哄你给你讲的故事,却忘掉了妈妈
为什么要哄你。这就是神话和理想的关系。
06 《山经》中的火灵怪:正邪相抗的火崇拜 .......... 55
07 面向自然与社会的抗争:夸父逐日的神话内涵和信史 .......... 71
08 龙图腾的早期演化和主要源流:北次三经山神与玉猪龙 .......... 81
09 亦正亦邪的狐灵怪:狐仙、狐妖题材隐喻的基调 .......... 101
10 生育观向生命观的让渡:鱼鸟的图腾和不死的理想 .......... 109
第四部分 改造
我们总以为是自己改造了世界,其实世界是自己改造的,
我们只是改造了自己。
11 中国先秦气候变迁考:
《山海经》中亚热带动植物的分布特征 .......... 137
12 《山海经》中的“三代之英”:实用和审美的造物文化 .......... 183
附:
◇ 《山海经》(四库全书本全原文) .......... 231
◇ 你不一定知道的《山海经》300 问 .......... 384
◇ 主要参考书目 .......... 39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山海经是一个有神奇想象力的宝藏,里面好多奇葩的东西。个人认为后面的三百问特别有用,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点。

评分

很惊艳的一本书。知识量特别大,又不晦涩,易读性很强。书里很多彩图和山海经的原图。考证的很多传说或者物品的出处,像我们平时说的阴面阳面,为什么代表的方位都有考证。好玩的知识很多,值得细细读完。

评分

关于《山海经》的外传,即广引事例,对内容所做的外延性说明。主要分三部分,分别讲述山海经一书基本概论、神话和信史演化(火灵怪、夸父逐日、龙图腾、狐仙等)、书中万物纲目(大象、双角犀、独角犀、鼯鼠、犰狳、竹类、梅类、棕榈类、樟木类、楠木类、梧桐类、石材、发明等)解释。作者还有一本书是《山海经校诠》,为内传,即释经解义之作。本书编著缘由,是应喜马拉雅讲座所做的准备,课程名为“刘滴川讲《山海经》”,计划为60讲。现书已经出版一年多了,讲座还未上线。。。

评分

做出这样一本书也不容易 只能算是作者的读书笔记 谈不上什么研究 前一半正文散乱且疯狂引用原文 后一半是直接附的山海经原文 虽然书写不好 但是很会凑页数 。。。我能买了这本书也是挺厉害

评分

作者在自序里不停强调自己的学者身份,“近几年,我一直在从事《山海经》的研究”,“考证”,“摒弃了讲座中较为浅显的普及性知识”……翻过数十页后发现,书里非但难有经过学术训练的论述,反而充斥着不少像高中议论文般经不起推敲的“例证”与轻率的结论。一言以蔽之,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差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