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著作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作品,也被公认为现代英国小说的一部开山之作。但长期以来,这部雅俗共赏之作的真实意蕴和斯威夫特的严肃意图则众说纷纭。20世纪的乔治•奥威尔和阿兰•布鲁姆都曾对这一小说做过影响深远的评论,也表明了它的意义绝非仅限于作为它自身时代的政治镜鉴这一点上。
不同于“索隐派”着重关注这一文本对于斯威夫特所生活时代的现实政治的指涉,本书的解读更侧重于该小说普遍的永恒的价值。从古今视角切入,本书主要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一、飞岛国“哲人”与“慧骃”是否分别象征“今”与“古”且彼此对立;二、慧骃国是否就是“格列佛”乃至斯威夫特本人的理想;三、《格列佛游记》是否终结于“格列佛”的愤世隐遁;四、何谓写作的“真实”。这些问题无疑都牵涉着另一个隐含的且更为根本的问题:“今”是否一定胜于“古”。在此意义上,要全面理解《格列佛游记》,就不能离开斯威夫特所置身的18世纪初的“古今之争”这一基本背景。
洪涛,法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等。专著有:《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本原与事变——政治哲学十篇》《心术与治道》等;译有:柏拉图《政治家》卢梭《论语言的起源》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鲍曼《寻找政治》等。兼任《复旦政治哲学评论》主编。
18年年末,季风从这一年出版的新书中经过几轮筛选,将十四本这年度最值得一读的书呈于大家面前(戳[这里]复习18年年度书单)。现在,我们将再深入挖掘埋藏在十四本书中的思想和趣味,只愿与你分享其中的远见,为当下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今天分享的这一本是《<格列佛游记&g...
评分18年年末,季风从这一年出版的新书中经过几轮筛选,将十四本这年度最值得一读的书呈于大家面前(戳[这里]复习18年年度书单)。现在,我们将再深入挖掘埋藏在十四本书中的思想和趣味,只愿与你分享其中的远见,为当下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今天分享的这一本是《<格列佛游记&g...
评分18年年末,季风从这一年出版的新书中经过几轮筛选,将十四本这年度最值得一读的书呈于大家面前(戳[这里]复习18年年度书单)。现在,我们将再深入挖掘埋藏在十四本书中的思想和趣味,只愿与你分享其中的远见,为当下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今天分享的这一本是《<格列佛游记&g...
评分18年年末,季风从这一年出版的新书中经过几轮筛选,将十四本这年度最值得一读的书呈于大家面前(戳[这里]复习18年年度书单)。现在,我们将再深入挖掘埋藏在十四本书中的思想和趣味,只愿与你分享其中的远见,为当下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今天分享的这一本是《<格列佛游记&g...
评分18年年末,季风从这一年出版的新书中经过几轮筛选,将十四本这年度最值得一读的书呈于大家面前(戳[这里]复习18年年度书单)。现在,我们将再深入挖掘埋藏在十四本书中的思想和趣味,只愿与你分享其中的远见,为当下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今天分享的这一本是《<格列佛游记&g...
就像我成年之后再阅读了一遍《格列佛游记》一样,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这本小时候拿来当奇谈故事看的小说,的确有了不同的体验。第一次是有趣,第二次是感觉到了斯威夫特的讽刺艺术(纯文学方面的),第三次则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观看。书不厚,几篇文章都是作者自身关于政治层面的思索,易读。
评分令人叹服......价值理性的机械化与技术理性的普遍化的现代社会,缺少了人性的色彩,虽然这一人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这也是古典哲人教诲的精髓。最终我们都要回到属人的世界,所以哲人的“下降”在此意义上并非屈尊,而是必然,因为人间正是我们每个人生存的必然家园,这点无法改变。洪涛老师的文字一如既往地打动人,希望纸版早日过审。
评分很有趣的解读和切入角度
评分2012年在哈佛大学跟随曼斯菲尔德教授读了一学期的《格列佛游记》,读得无比畅快,实在太有趣,又太有深意了。当时就想,以后可以专门开一门课《文学与政治》,对《格列佛游记》、《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等经典作品进行政治哲学的解读。洪涛老师的小册子实际上就是从政治哲学的视角解读文学作品的范例,我个人特别喜欢第一章对飞岛的解读。不过,我觉得里面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洪老师的解读有种意犹未尽之感,刚刚点到了要害就戛然而止了。以后有时间,我可以写一篇解读一下《格列佛游记》,立此存照
评分最有诚意的迂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