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世紀中葉中國帆船在東南亞洲

17–19世紀中葉中國帆船在東南亞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田汝康
出品人:
页数:45
译者:
出版时间:1957-2
价格:0.2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海上丝绸之路
  • 经济史
  • 清史
  • 海洋史
  • 本科
  • 明史
  • 1957
  • 17世纪中国帆船
  • 东南亚
  • 航海史
  • 贸易路线
  • 海上交通
  • 中国历史
  • 东亚海洋
  • 殖民时期
  • 帆船技术
  • 跨海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1950年代的作品自然要遵循資本主義萌芽被西方侵略打斷的敘述。這本書更準確的是一篇論文,是較早使用多種語言材料研究東南亞海域華人商業的著作,至今堪稱經典。

评分

1950年代的作品自然要遵循資本主義萌芽被西方侵略打斷的敘述。這本書更準確的是一篇論文,是較早使用多種語言材料研究東南亞海域華人商業的著作,至今堪稱經典。

评分

惊异于以前居然一点不了解中国帆船在海上交通中占有的统治地位、作者文笔鲜活生动,同类经济史著作中少有

评分

45頁,一篇論文的長度。一些細節不敢苟同(如頁7稱中國帆船在當時亞洲海面上是唯一的定時航運工具),又因為民族主義迴避南海貿易的黑暗面(如稱中國帆船帶去的銅錢遏制英荷的剝削行為。實際上,1590年前後廣東福建為阻止銅錢外流,特地為南洋地區鑄造廉價而質量糟糕的鉛合金幣)。不過,此書成書甚早,當時便能重新發現中國帆船的重要性,確有開拓之功,無怪乎包樂史對此小書推崇備至。又,作者能敏銳地意識到大陸國家(尤其暹羅)面對十七世紀的危機後眼光從荷蘭東印度公司轉向中國,極具前瞻性。假如作者不在五十年代初回國,成就未必在王賡武之下。又,我去年六月去過插圖中的岩尼瓦寺(今稱龍舟寺),確實是一個漂亮的景點。

评分

45頁,一篇論文的長度。一些細節不敢苟同(如頁7稱中國帆船在當時亞洲海面上是唯一的定時航運工具),又因為民族主義迴避南海貿易的黑暗面(如稱中國帆船帶去的銅錢遏制英荷的剝削行為。實際上,1590年前後廣東福建為阻止銅錢外流,特地為南洋地區鑄造廉價而質量糟糕的鉛合金幣)。不過,此書成書甚早,當時便能重新發現中國帆船的重要性,確有開拓之功,無怪乎包樂史對此小書推崇備至。又,作者能敏銳地意識到大陸國家(尤其暹羅)面對十七世紀的危機後眼光從荷蘭東印度公司轉向中國,極具前瞻性。假如作者不在五十年代初回國,成就未必在王賡武之下。又,我去年六月去過插圖中的岩尼瓦寺(今稱龍舟寺),確實是一個漂亮的景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