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静脉

历史的静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伟林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80083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桂林文化城
  • 黄伟林
  • 论著
  • 桂林
  • 历史
  • 静脉
  • 文明
  • 脉络
  • 时间
  • 记忆
  • 传承
  • 叙事
  • 隐喻
  • 根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历史的静脉——桂林文化城的另一种温故》一书由43篇随笔组成,作者立足桂林这一文化地点,以抗战时期为时间切入点,书写了这一时间段在桂林的人、在桂林发生的事情、在桂林的建设,内容涉及文化、饮食、旅游等方面,重现了一个鲜活的“文化城”的形象。

※“桂林文化城”是指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以后,到1944年11月10日桂柳相继陷落以前,在桂林呈现的抗战文化现象。本书从多个侧面记叙了桂林作为文化城在抗战期间的部分历史截面和文化意蕴。是一本挖掘桂林抗战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深入浅出之作。

—————————————————————————————————————

①历史沉静的脉络里,封尘不息的细节中。

一位文化学者复苏的时代记忆,抗战时期文化血脉的历史切片。

②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除了山水,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把目光投向1938—1944年的桂林城,受战争的影响,这六年,大批文化人和文化团体汇聚于此,他们或短暂停留,或长期居住,或深或浅地影响着桂林这座城市的气质。他们对桂林的印象如何,给桂林带来了些什么,在《海明威抗战桂林行》《齐邦媛记忆中的桂林岁月》《邹韬奋“流亡”桂林》《胡适给桂林留下的》等篇中一一呈现。

作者简介

黄伟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武汉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孔子的魅力》《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执行主编《广西文化符号》《抗战桂林文化城史料汇编》(十五卷),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庄重文文学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目录信息

桂林城最有名的山1
文化城之前的桂林城8
战时文化中心13
红色布局文化城19
东方日内瓦的构想26
文化城的“桂”文化元素31
文化城对广西的意义37
文化城的报纸45
桂林的文化区——良丰52
八桂厅·广西建设研究会58
中国首次火炬公唱发生地63
胡政之创办桂林版《大公报》69
抗战时期的湘漓源头辨75
《哑子背疯》81
海明威抗战桂林行89
当年如何欣赏桂林山水97
齐邦媛记忆中的桂林岁月106
《韩康的药店》111
曾经有个中华文学院117
广西话剧之滥觞122
邹韬奋“流亡”桂林128
警报时间创作的文学名著134
广西省政府和广西大学迁至桂林141
张洁的童年记忆146
胡适给桂林留下的154
五五旅行团游桂林163
西南抗战的门户城市169
戏剧城174
雁山公园·广西师专179
寻找文化城留下的大学183
抗战时期的“桂林三宝”189
正宗的桂林米粉196
文化城的桂林菜202
桂林三记207
文化城特产213
曾经的“东方巴黎”221
桂林城227
城中之城话皇城232
文化城究竟有多少共产党236
月牙山豆腐243
桂林还有什么甲天下250
20世纪30年代的桂林花桥262
后记27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泛泛而谈的城市故事

评分

此时我在桂林读完这本书(用同事霈的读者证借阅),桂林还需要我继续探究与浮沉。

评分

对于了解桂林历史和文化很有帮助。

评分

主要讲述了桂林文化发展的历程,大致是从抗战开始的。引用较多,故事性不足, 本人对内容不是特别感兴趣。

评分

《历史的静脉》告诉我们,对于桂林这样一座城市,它是缓慢的、流动的、丰满的。桂林的一座山、一湾漓水、一所大学,甚至一出戏、一份报纸、一碗米粉,都拥有着它们绚丽多彩的历史。它们隐于无声的岁月长河之中,在桂林山水的护拥之下,随着时代的变幻,底蕴却越发的浓厚起来。黄老师有心将它们一一拣选,以文字的形式归纳、记录、呈现,寄予着作者对桂林的一份深爱与期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