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查不断地重复强调: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在我们的六根里,在我们接触外境中去观照。我们必须在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当下,去仔细觉察,心如何被这些外境对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如何构成我们一连串的行为,以及一连串的喜恶分别的制约反应。
阿姜查以非常浅显活泼的比喻,让我们知道如何在这个修行道场里用功,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光明、清静与喜悦。他的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这三个步骤好像是一个连续、互相关联的过程。把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作为起始和核心,阿姜查指导我们如何超越、放下和不执著。© Teven.cn
阿姜查•波提央(Chah Phothiyan,1918—1992),近代泰国最著名的法师之一。9岁出家,20岁正式受戒为比丘。他的修行方式有两大特色:头陀行与禅定体验,两者都是延续迦叶尊者重视苦行的精神而来。他的教导方式简明深远,吸引了不少西方人士前来受教。其中包括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保罗•布里特(Paul Breiter)、阿玛洛比丘(Ajahn Amaro)等。© Teven.cn
完全不同于国内一些佛家写的晦涩难懂的文字,即使是翻译过来的文字, 仍旧清澈透明,有着让人烦躁的心平静下来的能量。 佛教徒的书,却完全没有任何宗教的压力, 只是简单,耐心,详尽的讲解如何修行这个心的方法。而且主张实践先于一切,不只是夸夸奇谈所谓的佛理。 有心于修...
评分因为看了这本书,非常赞同里面的观念,特意也去了泰国乌汶一趟,走访阿姜查的巴蓬寺。 在泰国的旅途我看到了非常多的宗教文化与封建帝王的结合产物,我一直在想了解宗教为何,在去乌汶的飞机上,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如果我面前放一个镜子,后面也放一个镜子...
评分花了一个星期陆陆续续看完了这本书。 前段时间,看了宗萨仁波切和克里希那穆提的几本书,喜欢那种说的简单,而又非常点睛的叙述的方式,这些著述贯通东西佛学思想,其实本质是让人认知自己的内心,然后把决定权又交给个人。诚然,读这些书,其实是读自己,由自己的经历和身受...
评分因为看了这本书,非常赞同里面的观念,特意也去了泰国乌汶一趟,走访阿姜查的巴蓬寺。 在泰国的旅途我看到了非常多的宗教文化与封建帝王的结合产物,我一直在想了解宗教为何,在去乌汶的飞机上,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如果我面前放一个镜子,后面也放一个镜子...
评分花了一个星期陆陆续续看完了这本书。 前段时间,看了宗萨仁波切和克里希那穆提的几本书,喜欢那种说的简单,而又非常点睛的叙述的方式,这些著述贯通东西佛学思想,其实本质是让人认知自己的内心,然后把决定权又交给个人。诚然,读这些书,其实是读自己,由自己的经历和身受...
在路上读 感觉很灵 心达平衡
评分你已活得颇久了,眼睛看过形形色色,耳朵听过许多声音,你经历过各种经验,而这一切都只是经验而已。
评分有时候真的很难说,这是教人智慧,还是自私。
评分非常好的书。禅定是最好的对于心的训练——如何降伏这颗妄心如何找回本来面目。柏林寺禅七期间室友说看着我的书心想这书真好,也想有一本看看,结果第二天法师就送了她一本——真是非常有福报的一个人呢~看过她的空间日志,总是充满了爱与美好的感觉http://user.qzone.qq.com/903531930/blog/1314541782
评分1. 停止盲从无明之流,就称为戒。2.若能修行直到看清事物的实相,我们就不会再与有害的事物纠缠不清。就在被困住的地方反复观察。3.当你精进时,修行。当你懈怠时,也是修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