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梦

中国作家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原
出品人:
页数:468 pages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5645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马原
  • 谈话录
  • 中国当代文学
  • 纪录
  • 文学
  • 访谈对话
  • 中国
  • 文学评论
  • 中国文学
  • 作家生涯
  • 梦想追求
  • 现实主义
  • 人文精神
  • 创作历程
  • 社会观察
  • 文学梦想
  • 个体成长
  • 精神世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作家梦》回顾20世纪80年代,那一直是人们怀恋的文学黄金时代。那个时代的中国,文学期刊的发行量动辄数十万、数百万;还有为革新文学风格、方法、思维而作出贡献的翻译家,更有那些伯乐一样的批评家和一大批文学期刊的编辑们、出版家,共同构成了庞大杂多的声部,气势恢弘、震撼人心、值得怀念。90年代初,马原带着只有一个摄像师的摄制组,行程两万多公里,历时两年,采访了120多位文学家,拍摄成4千多分钟的素材带,剪辑成720分钟,分为24集的电视节目。这部电视专题片名为“中国作家梦”或“许多种声音”——但它今天还静静地存放在马原的家里,因为90年代初,“文学正逐渐从我们的生活忠潮汐般退去”。华东师大出版社重新出版这部对话集,这部汇聚了80年代大部分重要作家的对话集,是中国文学的断代史。因为已成历史,所以多了一重深厚的价值——拂开文学的尘封,致敬文学的梦想。

作者简介

现为上海同济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生于辽宁锦州,当过知青、钳工,1982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西藏,同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是中国先锋小说的开拓者之一,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

目录信息

序 告别先锋 走进历史
与陈村
与孙甘露、张献、陈村
与郑克鲁
与格非、李劫、吴亮
与王安忆
与戴厚英、张英
与陆星儿、王小鹰、蒋丽萍
与阮海彪
与叶辛
与张献
与吴劳
与王振孙、张英
与沙叶新
与鹿金
与梁晓声
与李杭育、李庆西
与杨晓敏
与夏仲翼
与王道乾
与汤永宽
与朱苏进
与苏童、叶兆言、李潮
与高晓声、梅汝恺
与韩东
与李晓
与陆文夫
与周介人、程德培
与宗福先、陈村
与李子云
与巴金、李小林
与汪曾祺、张炜
与格非、余华、程永新
与谌容
与冰心
与王蒙
与夏衍
与王朔
与李文俊、高莽、吕同六
与赵毅衡
与丛维熙
与赵玫
与蒋子龙
与冯骥才
与崔道怡
与朱伟
与史铁生
与施咸荣、董衡巽、李文俊
与徐怀中、莫言
与张抗抗
与刘心武
与阿克曼
与刘恒
与陈建功、史铁生
与铁凝
与袁可嘉、吕同六、柳鸣九、叶廷芳、董衡巽
与刘震云
与郑万隆
与季红真
与乔良、叶楠
与章仲锷
与汪国真
与宗璞
与陈凯歌
与张英、安波舜
与洪峰
与王成刚
与池莉
与方方
与刘硕良
与徐敬亚、王小妮
与韩少功、蒋子丹、潘军
与迟子建
与马秋芬、白小易
与陈言、林建法、辛晓征
与马丽华
与扎西达娃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少有阅读快感,即使读过很多书。这快感不是这书看完后会让我知道多少,关键是读的过程中,那种感觉。有的时候觉得这书,用处不大。可是,又有多少书有用处呢? 这本书是马原的《中国作家梦》。当然,我没有作家梦。 这是一本访谈。近来很迷恋访谈,觉得这口语话的东西里面...

评分

很少有阅读快感,即使读过很多书。这快感不是这书看完后会让我知道多少,关键是读的过程中,那种感觉。有的时候觉得这书,用处不大。可是,又有多少书有用处呢? 这本书是马原的《中国作家梦》。当然,我没有作家梦。 这是一本访谈。近来很迷恋访谈,觉得这口语话的东西里面...

评分

很少有阅读快感,即使读过很多书。这快感不是这书看完后会让我知道多少,关键是读的过程中,那种感觉。有的时候觉得这书,用处不大。可是,又有多少书有用处呢? 这本书是马原的《中国作家梦》。当然,我没有作家梦。 这是一本访谈。近来很迷恋访谈,觉得这口语话的东西里面...

评分

很少有阅读快感,即使读过很多书。这快感不是这书看完后会让我知道多少,关键是读的过程中,那种感觉。有的时候觉得这书,用处不大。可是,又有多少书有用处呢? 这本书是马原的《中国作家梦》。当然,我没有作家梦。 这是一本访谈。近来很迷恋访谈,觉得这口语话的东西里面...

评分

很少有阅读快感,即使读过很多书。这快感不是这书看完后会让我知道多少,关键是读的过程中,那种感觉。有的时候觉得这书,用处不大。可是,又有多少书有用处呢? 这本书是马原的《中国作家梦》。当然,我没有作家梦。 这是一本访谈。近来很迷恋访谈,觉得这口语话的东西里面...

用户评价

评分

个人跋涉,录音采访整理

评分

虽然更想看影像的,但,正和看侯孝贤《海上花》、并以之为蓝本不断揣摩想象曹公红楼图景时的心情一样,我特别想尽可能真实地感受一下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文学热潮的、那个无敌细致的、横切面。

评分

不是今年读的。一次讲座上问过马原老师,他说这些素材都找不到了。

评分

08年9月17日-09年10月8日

评分

马原说他想弄一个作家写的文学史,我钦佩他那时的勇气,这种事以后很少人会做了吧。80年代中期的文学繁荣想想都觉得荡气回肠,90年代社会转型一波波的下海经商让文学青年从理想主义走向世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个别的人无力扭转,有些人在坚守有些人在妥协。有时候我在想,如果真的文学在当今已经不存在了,那我们这些中文系的人研究文学的人在做的又是什么呢?是对那些赝品贴金,用老太婆裹脚布般又长又臭的俗套话来给经典添彩吗?很尴尬吧。我们还是得在当下发现些美的,哪怕浪里淘沙,我们还是要从过往保留下真的,哪怕默默无闻,哪怕这是个末法时代。缅怀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