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偶像崇拜

平民偶像崇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郑欣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1127039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播社会学
  • 选秀
  • 平民偶像崇拜
  • 传播学
  • 传媒
  • 青少年
  • 青春
  • 电视
  • 偶像崇拜
  • 平民文化
  • 社会心理
  • 大众传媒
  • 流行文化
  • 身份认同
  • 消费主义
  • 现代信仰
  • 文化现象
  • 社会趋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第一次以电视选秀卷入最深的主体——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对这一流行文化的生产过程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平民文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转型的产物的核心观点,指出,通过电视、网络和其他大众媒介的互动,以青少年“粉丝”为代表的平民狂欢体现出“80后”参与社会的个性和特质,其草根性和自我张扬无疑是对传统媒介文化的巨大挑战。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电视选秀引发的一系列有争议的问题,如“娱乐民主”、商业影响、伦理纷争等,展开了深入的探究,触及到有关选择自由、消费主义文化、青少年社会化以及媒介批评等多种理论来源和价值追问,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大众媒介与青少年亚文化之间的相互建构,进而更加深刻地反思大众文化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征和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陆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媒介素质研究中心主任)郑欣博士以《超级女声》等电视选秀节目为个案,以小见大,该研究涉及了媒介的商业逻辑和文化涵义,面面俱到,不但提出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也为了解中国电视变化提供有趣而深刻的侧影。作者提出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我期盼本书能够剌激传播研究界由点到面形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景象。 ——李金铨(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讲座教授、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简介

郑欣,男,1973年10月出生,江苏江都人,1993年考入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就读.并分别于2000年、2003年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兴趣为社会心理学、传播社会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及当代中国研究。曾于《南京大学学报》、《当代中国研究》、《二十一世纪》等杂志发表“乡村政治研究及其路径选择”、“村民上访问题的理论阐释与构建”、“田野调查与现场进入:当代中国研究实证方法探讨”、“运动中的乡村道德与权力”、“农村群体性事件社会根源研究”等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信息

绪论
第一章 全民娱乐:一场电视选秀节目引发的社会热潮
第一节 “你未唱罢我登场”:电视选秀节目火暴荧屏
第二节 势不可挡:电视选秀节目缘何风靡全球
第三节 电视选秀节目热潮的内核辐射与社会影响
第二章 “平民”偶像:诞生于电视选秀时代的娱乐新星
第一节 偶像崇拜:“虚幻且又轮回的梦”
第二节 从明星到“民星”:选秀时代的平民偶像
第三节 平民偶像崇拜:一场“庶民的胜利”
第三章 “玉米”PK“芝麻”:选秀流行语的话语分析
第一节 选秀流行语:描绘秀场的特色表情
第二节 选秀流行口号:越唱越响的时代呐喊
第三节 内涵与张力:折射流行文化的选秀流行语
第四章 “粉丝”:一群平民偶像的另类“追星族”
第一节 不煮即沸的“粉丝”一锅汤
第二节 直面狂热的“玉米”:粉丝日常崇拜行为研究
第三节 平民“粉丝”:选秀舞台上的又一主角
第五章 娱乐无极限:娱乐狂欢语境下的“我时代”
第一节 我的时代听我的:张扬个性的80后
第二节 “至死”还是“至上”:媒介与大众共享娱乐风暴
第三节 娱乐狂欢时代:青年流行文化与媒介消费
第六章 平民偶像崇拜的“助力器”:传统美体的议程设置
第一节 电视:平民选秀的“始作俑者”
第二节 报纸:见证并记录平民偶像的诞生
第三节 制造秀场:一场大众传媒的“合谋”
第七章 草根崛起:一个由网络传播构建的平民偶像时代
第一节 平民偶像崇拜的网络扎根运动
第二节 改朝换代:偶像崇拜信息传播方式的门庭切换
第三节 颠覆的概念:草根创造偶像崇拜新意义
第八章 中国式狂欢:大众娱乐的民主化实践及其虚幻
第一节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草根选秀
第二节 大众娱乐环境下的草根狂欢与审美民主
第三节 关于“娱乐民主”的理性探讨与追问
第九章 “看不见的手”:商业色彩下的娱乐包装与产业运作
第一节 “快乐中国”:娱乐财富时代的到来
第二节 让大众娱乐大众:选秀节目的策划与包装
第三节 开采富矿:电视创意经济与选秀产业链
第十章 “毒害”争议与伦理分析:选秀之外的全民辩论
第一节 娱乐并“愚乐”:选秀节目陷人批判旋涡
第二节 媒介伦理:选秀节目之外的理性反思
结语 狂欢的落幕与理性的回归
第一节 “有请当事人”:选秀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与价值取向
第二节 “一场游戏一场梦”:全民狂欢后的若干反思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主题很重要,但是该研究还停留在用已有概念(尚且还不到理论层次)分析现象的水平。

评分

刚开始觉得很有意思,到后面发现有一些内容探讨的意义不大……

评分

2018/5/22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打卡。因为要写粉丝文化相关的论文所以拿来读(是国内挺早对《超级女声》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来着)。可能一些观点和研究面向在今天看来还蛮普通没什么新意,但当年这样全面的研究应该还蛮少的。只是想要学习和参考作者的研究思路,所以基本是跳读的。

评分

2018/5/22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打卡。因为要写粉丝文化相关的论文所以拿来读(是国内挺早对《超级女声》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来着)。可能一些观点和研究面向在今天看来还蛮普通没什么新意,但当年这样全面的研究应该还蛮少的。只是想要学习和参考作者的研究思路,所以基本是跳读的。

评分

刚开始觉得很有意思,到后面发现有一些内容探讨的意义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