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最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纳了作者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政治与文学随笔共14篇,其中包括较为著名的《所谓欢乐,不过如此这般……》,《猎象记》,《政治与英语》,《回顾西班牙内战》等,以及他不太为国内读者所知的文学随笔,如《查尔斯·狄更斯》,《拉迪亚德·吉卜林》,《置身鱼腹》,《我为什么写作》等。对初涉奥威尔的读者而言,本书是一部极好的入门读本;而对奥威尔烂熟于胸的读者来说,《我为什么写作》将是一部珍贵的合集,无价的文选。
乔治·奥威尔(1903-1950)本名埃里克·布莱尔,出生于印度,早年入读伊顿公学,后至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并以经历为素材,完成自传体散文《射象》、《绞刑》和小说《缅甸岁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威尔先后在英国广播公司印度部和工党左翼《论坛报》工作,成为多产的新闻记者与文艺评论作家。他的政治讽刺小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他亲历了风雨飘摇的大英帝国无可挽回的衰落,还有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战争和各种杀戮。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和道德主义者,他对人类自由和尊严的维护,对专制和极权主义的抨击,如同闪电般穿透黑暗。
因要外出办事,预计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在书架搜寻许久,要找一本轻薄的书,放在包里拿取方便,就选了这本。这本书买了很长时间,一直未读。奥威尔的《1984》读过两遍,依然记得开头的句子,那是四月,天气还未完全转暖,主人公进了一扇门,故事由此展开。 《动物农场》和《1984...
评分奥威尔说过一句话,深表赞同——有些动物更平等。 奥维尔说写作是受恶魔的驱使,因为你没法抗拒,不管它多苦。而只有当他发现以政治主题进行写作时,他的作品才有了生命力。 有些动物更平等无疑是莫大的嘲讽。人类社会的不公,令作家胸中涌动着不息的创作冲动。但他更懂得,极...
评分这里我重点谈谈最后一篇《Why I Write》。 我看的是南京大学出版社《我为什么写作》一书选文的最后一篇。这本寒酸素朴的书因其翻译和图书质量在网上受到一些读者的訾议,但由于学术出版社有意提供了双语对照文本,使得该书的分数得到了挽救。总体来说,还算不错...
评分由布莱尔到奥威尔 读奥威尔小说时万般揣测这个灵魂的真实和清白,而本书开篇即是西蒙·黎斯的《奥威尔论》,伟大的灵魂立即被赋予了血肉之躯,使文字背后的奥威尔有了性情。 “正直、诚实、单纯、平等的信念、简朴的生活、简朴的写作、简朴的语言,总而言之,一个人几乎不顾...
评分这本书,是关于奥威尔的生平一部分记录。 在读的时候,有种心痛感。以前并不知道,奥威尔的生活是这样的,正如他的书一样,让人有种不舒服感。但是这种不舒服,对于奥威尔这个人,是出于热爱,想不到他曾经有这样的经历,对于《动物庄园》和《1984》那两本书,则是因为揭示真...
阅读奥威尔,深深折服于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评分「从八岁,或者甚至更早的时候起,负罪感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如果说我极力装得似乎麻木不仁和桀骜不驯的样子,这只是薄薄的一层表面,用来遮盖我内心的羞耻和消沉。我在童年期间始终深信我是没有出息的,我是在虚度时光,斫伤我的才能,行为愚蠢、邪恶、忘恩负义——所有这一切看来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生活在像地心引力规律一样绝对的准则中间,而我又无法遵守这些准则。」感叹:这只是Orwellian nonsense的幼年形态啊(。
评分棒极了
评分精华部分以前都读过了,这个版本字太小真操蛋。
评分英国文学@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