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宾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日本文学教授,曾经为英语国家翻译过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奇鸟形状录》等作品。在本书中,作者更多地是以村上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文学评论的高度阐述其创作背景和文本意义等内容,所以并不属于传统意义的传记,倒是多了些学术研究的色彩。
村上说每次写长篇的时候都会想到死。 看到这句话我突然很有感触,可以说也是一种释然。因为每次读了村上的长篇,我就会做噩梦。梦境情结甚是纠结恐怖,仿佛黑暗直击内心最脆弱的部分。 既然村上在写作时刻有种被死亡紧逼的紧迫感,那我所感受到的恐惧无疑是来自村上倾注于小说...
评分这本书不错,可以称为适合村上爱好者的一本地图以及指南。 看完后发现作者对于《海边的卡夫卡》颇有微辞……对于《发条鸟年代记》赞誉有加。 基本还是比较客观的评判。 其中对于村上后期风格转向的分析,几乎让我以为是个中国人写的……不过出于美国人之手,效果反而要好的多。
评分村上的小说里吸引我的就是那些充满着忧伤的感喟。对于这些感喟,我总是觉得似曾相识,《寻羊冒险记》中的那种寻找事物谜底的劲头,《挪威的森林》中对学潮的描写,特别是《舞舞舞》中主人公“我”的有滋有味地沉浸于日常生活之中,借以抵抗那种生活的无意义感的方式,还有驱使...
评分1.鲁宾深入挖掘了村上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日本暴力传统的批判,包括自我批判(《奇》)。 比如: “现代日本愚蠢的根源在于我们在跟其他亚洲民族的接触中什么都没学到。”(P232) 对这种批判的“揭示”或者“再发现”赋予了村上作品超越小资读物的极大现实性和历史厚重感,...
评分说实话,我不是通过阅读他的小说进入他的世界的。或许这就是我比较奇葩的地方,喜欢一个人,我才愿意花心思理解一个人。作家终究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虽然作者在后现代文学理论中早就死了一百万次。但终究,文学乃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对于一个灵魂的时间之旅。研究者眼中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