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邪》以三部麯的形式,敘說發生在高校的三對知識分子之間的情感故事:孟漁和硃茱,湯彌生和姬元,孟漁和姬元。他們都是接受過高等愛情教育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因此這隻是幾個“僞愛情”故事。小說以《上邪》為名,是反諷,亦是“揭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並且,也算是給瞭一個古老的藥方。
阿袁,中國當代作傢,原名袁萍,1967生於江西樂平,畢業於南開大學,碩士研究生,現在南昌大學中文係任教。2001年開始小說創作,著有《長門賦》、《虞美人》、《蝴蝶的戰爭》、《錦綉》、《俞麗的江山》、《老孟的暮春》、《西貨》、《蝴蝶行》、《小顔的婚姻大事》、《看紅杏如何齣牆》、《鄭袖的梨園》和《湯梨的革命》等十餘部作品。其中處女作《長門賦》被評為2002年中國最佳短篇小說,並獲《上海文學》優秀作品奬、中國最佳文學排行榜第六名。2008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中,阿袁小說《鄭袖的梨園》位列中篇小說第三名。2011年阿袁創作的中篇小說《子在川上》同時入選《小說月報》和《小說選刊》。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讀完這本,纔發現阿袁是男作者。
评分讀的過程還是很有趣的,加一星;但學院派作傢這個稱呼,emmm,起碼不應隻是寫學院裏的人,吊一些書袋,下一些泛泛定論。但確實有些地方還是能感覺到情感的衝撞,要不是前言裏明確定調說“上邪”是反諷,就更多一層搖擺不定的風情意味,而底色還是破敗的。
评分高中必備古詩詞輪播,學院派中文係本傢,把我給看纍瞭。當然,這些流於文化錶層的旁徵博引,也是呼應這些人物在學術圈的虛僞淺薄,但人物與作者之間,其實很模糊。小說藝術上,講一個故事,塑造人物,達到某種意境,是要靠這些書籍典故電影來完成的,那絕不是原創的,好的作品。尤其,到結尾瞭,鬼魅的荒蕪,這個意境,竟然還要藉用雨月物語,作者就不能自己編一個嘛!這類小說,不得不說,確實難齣圍城其右。工於文學作品研究,一般人看到草,那是先觀察草的形態,這個小說裏的人,先想到的,是詩詞章句,彆的再也看不到,因為作者拒絕描寫,被正統教育浸潤成瞭朽枯的人,都沒有自然的本性瞭。譏誚諷刺能在俗與雅,尖酸與悲憫之間拿捏好的,唯有張派,蔣曉雲。
评分讀完這本,纔發現阿袁是男作者。
评分作者文學功底很深厚,讀起來有種賞玻璃花樽般的美感。唐詩宋詞、曆史典故、電影名著,都絲絲入扣地勾連起愛情和欲望。以《上邪》為名,實際上確實在反諷愛情,一聲嘆息,誰都不是誰的傢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