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燕》是海外华语作家张翎的一部抗战背景的小说。故事开端于一个明和的采茶日,阿燕和刘兆虎这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在这春和景明中细数着各自的小心思。然而日军的突然空袭,留个这个美丽的茶园一个惊心的弹坑,也抽取了全书中唯一闲适的时光。母亲的惨死,将阿燕孤零零放在这个凶险的世界。自此后,她要面临活下去的生计,要面临爱人的离弃,要面临众人的歧视……中美合作训练营的成立,让两个美国人走进了阿燕的生活,一个是行医的牧师,一个是训练营的教官。而刘兆虎的入营,使得阿燕和这三个男人的关系更为复杂。牧师收留她并教会她行医,她就是凭借这个技艺,最终再艰难的生活中,一天天抬起头来,并在最危急的时候,为刘兆虎撑起一个遮蔽风雨的小屋。在这部让人动容落泪的小说中,张翎通过对于阿燕这一形象的塑造,既让读者直面了残酷的战争,也让读者明白,这世界上还有比爱情更好的男女之情……
张翎,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现定居于多伦多市。90年代开始写作,代表作有《流年物语》《余震》《金山》《雁过藻溪》等。小说曾多次获得包括中国华语传媒年度小说家奖,华侨华人文学奖评委会大奖,台湾时报开卷好书奖,香港《红楼梦》全球海外华文长篇小说专家推荐奖等两岸三地重大文学奖项。 根据其小说《余震》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获得了包括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小说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际发表。
上个世纪的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华民族被迫中断了寻求自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迫卷入另一种现代性的历史漩涡之中,那就是民族的自由、独立与解放。这场战争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充满悲情的历史记忆。正是这种集体的历史记忆,推动着中国文学对这场战争反复无...
评分 评分1.小说后半段刘兆虎的叙述里(从在煤矿干活开始)的太阳意象从何而来?象征着什么? 2.如何想到插入各种的叙述形式?包括新闻稿、书信。 还有各种叙述视角,三个男人甚至猫的视角,尤其是猫的视角,别出心裁。 各个视角的切换感觉处理的不算特别好,没有《我的名字叫红》那么巧...
评分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感受战争的残酷,即便看了再多的影视作品,隔岸观火依然无法比拟身临其境。但我们也必须感谢这些描写着战争的作品,正是它们重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展现了战争时期人性的泯灭及伟大。那些血与火、伤与痛震撼了我们的内心,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的想法,...
评分(上) 一度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出现了一个可以称着是现象级的集束光晕,那就是一群旅居海外的华人作者,不断地用他们身在异域的纯粹中文作品,敲击国内的文化领空。 这些华文作家都有曾经的在大陆的生活履历,后来移居国外,但他们的写作仍然是纯粹的中文风格,而这些作品的目...
其实前三分之一都看得有点乱。
评分《收获》2017年2月。一部抗战题材的小说,一个女子和三个男人的故事,一个美国传教士比利,一个美国教官伊恩,一个从军的农民刘兆虎,在他们眼中,她分别是斯塔拉,温德,阿燕。阿燕是个命苦的人,而战争则加剧了苦难,并把更多的人卷了进去。小说描写了太多的细节,尽管这些都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莫不如说是命运(上帝)那只无形的手。每个人的命运都被战争扭曲了。情节性很好,有非常多震撼人的细节,应该会很适合被改编成电影吧。
评分多希望温德和伊恩在一起啊,还好有个孩子!
评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高超的叙事技巧=一本好小说。三个男人的结局在故事的开端就已写明,而那个女人的一生却抽丝剥茧地逐渐显露清晰。张翎的一支笔写战争、写人性都出神入化,故事结构精巧却不显匠气。不过,三个男人何以有立下月湖之约的深厚感情,铺垫稍嫌欠缺。
评分刻意了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