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全球层型

中国的全球层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彭善池
出品人:
页数:359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39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7828748
丛书系列:中国古生物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古生物
  • 科普
  • 汪啸风
  • 未知
  • 彭善池
  • 地质学
  • 地层学
  • 侯鸿飞
  • 中国
  • 全球化
  • 地缘政治
  • 国际关系
  • 层型
  • 战略
  • 大国崛起
  • 国际秩序
  • 中国外交
  • 全球治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金钉子”(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简称GSSP)是划分和对比年代地层的全球唯一标准。本书介绍迄今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的、在中国建立的10枚“金钉子”,并展示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家近20年来在地层学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内容包括“金钉子”剖面的地理位置、岩石特征、生物内容和地层分布、化学地层特征、关键化石及其产出点位、确定年代地层单位的首要和辅助定界手段和标准,各“金钉子”所属地质年代和确定年代地层单位等级(界、系、统、阶)等内容。并结合文字内容,配以丰富的照片资料,反映“金钉子”剖面的全貌、重要地层层段出露情况、关键化石和“金钉子”剖面永久性标志等内涵,介绍“金钉子”剖面的主要研究人员。

作者简介

彭善池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我国斜坡相寒武纪地层和三叶虫研究。在1999年提出我国华南寒武系4统9阶新的地层划分框架的基础上,又于2005年提出全球统一的寒武系4统10阶的划分框架,编入《国际地层表》,成为国际划分标准,推翻了该系170余年历史的三分方案;2000年建立我国和全球寒武系球接子生物地层系统,获国际学界公认。至今领导的中外研究团队已在我国确立3个寒武系金钉子,并以我国地名创建4个全球年代地层标准单位,即芙蓉统、排碧阶,古丈阶、江山阶。是我国确立“金钉子”最多、建立全球地层单位最多的个人。长期在国际地层委员会(2008—目前,副主席)和国际寒武纪地层分会(2004—2012年,主席)担任重要职务。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2,独立),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第一获奖者),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第一获奖者)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9,独立)等科学奖励。

目录信息


前言
1 全球界线层型研究的“金钉子”典故 … ………………………………… 1
参考文献………………………………………………………………… 5
2 地层学基本知识… …………………………………………………………… 8
2.1 地层和地层学……………………………………………………………… 8
2.1.1 产状近于水平的地层………………………………………………… 8
2.1.2 产状倾斜的地层……………………………………………………… 11
2.1.3 产状近于直立的地层………………………………………………… 14
2.1.4 褶皱的地层 ………………………………………………………… 15
2.2 相对地质年代和地层学的基本定律 ……………………………………… 17
2.2.1 地层叠覆律…………………………………………………………… 17
2.2.2 化石层序律…………………………………………………………… 19
2.2.3 地层切割律 ………………………………………………………… 21
2.2.4 地层的接触关系……………………………………………………… 23
2.3 地层分类类型……………………………………………………………… 29
2.3.1 年代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系统……………………………………… 29
2.3.2 岩石地层系统………………………………………………………… 30
2.3.3 生物地层……………………………………………………………… 32
2.3.4 化学地层……………………………………………………………… 33
2.4 地层的多重划分和对比…………………………………………………… 34
2.4.1 剖面和层型…………………………………………………………… 35
2.4.2 地层对比……………………………………………………………… 38
参考文献………………………………………………………………… 39
3 地层学“金钉子”概念和中国的“金钉子”研究………………………… 44
3.1 “金钉子”概念的形成……………………………………………………… 44
3.1.1 全球首枚“金钉子”…………………………………………………… 45
3.1.2 “金钉子”的科学内涵………………………………………………… 46
3.2 确立“金钉子”的化石……………………………………………………… 48
3.2.1 球接子三叶虫………………………………………………………… 48
3.2.2 笔石 ………………………………………………………………… 49
3.2.3 牙形刺 ……………………………………………………………… 50
3.2.4 菊石 ………………………………………………………………… 51
3.2.5 有孔虫 ……………………………………………………………… 54
3.2.6 钙质超微化石………………………………………………………… 55
3.2.7 双壳类 ……………………………………………………………… 55
3.2.8 遗迹化石 …………………………………………………………… 55
3.3 确立“金钉子”的基本要求………………………………………………… 58
3.3.1 地质要求……………………………………………………………… 58
3.3.2 生物地层要求………………………………………………………… 58
3.3.3 其他研究方法的要求………………………………………………… 58
3.3.4 其他要求……………………………………………………………… 58
3.4 确立“金钉子”的科学程序………………………………………………… 60
3.4.1 确立“金钉子”的原则和程序……………………………………… 60
3.4.2 全球已建立的“金钉子”……………………………………………… 64
3.5 中国的“金钉子”研究……………………………………………………… 64
3.5.1 参与和挫折…………………………………………………………… 64
3.5.2 突破和收获…………………………………………………………… 68
参考文献………………………………………………………………… 73
4 寒武系“金钉子” … ………………………………………………………… 77
4.1 古丈阶“金钉子”…………………………………………………………… 80
4.1.1 地理位置……………………………………………………………… 80
4.1.2 武陵山区地质概况和生物地层序列………………………………… 80
4.1.3 确定古丈阶底界的首要标志………………………………………… 90
4.1.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 90
4.1.5 “金钉子”剖面的三叶虫地层分布…………………………………… 101
4.1.6 “金钉子”剖面的牙形刺地层分布…………………………………… 101
4.1.7 “金钉子”剖面的化学地层…………………………………………… 101
4.1.8 “金钉子”剖面的层序地层…………………………………………… 101
4.1.9 协助确定古丈阶底界的次要标志…………………………………… 103
4.1.10 “金钉子”的保护… ………………………………………………… 107
4.2 排碧阶“金钉子”…………………………………………………………… 114
4.2.1 地理位置……………………………………………………………… 114
4.2.2 湘西北武陵山区的地质概况………………………………………… 116
4.2.3 确定排碧阶底界的首要标志 ……………………………………… 118
4.2.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 118
4.2.5 排碧剖面研究简史…………………………………………………… 123
4.2.6 “金钉子”剖面的三叶虫生物地层…………………………………… 126
4.2.7 “金钉子”界线地层的重要多节类三叶虫…………………………… 127
4.2.8 “金钉子”剖面的牙形刺生物地层…………………………………… 130
4.2.9 湘西北武陵山区寒武系武陵统的腕足类…………………………… 132
4.2.10 排碧剖面的年代地层划分………………………………………… 135
4.2.11 排碧剖面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135
4.2.12 “金钉子”的保护… ………………………………………………… 135
4.3 江山阶“金钉子”…………………………………………………………… 140
4.3.1 地理位置……………………………………………………………… 140
4.3.2 江山地区三叶虫及碓边剖面研究简史……………………………… 141
4.3.3 浙西“三山地区”的地质概况……………………………………… 146
4.3.4 确定江山阶底界的首要标志………………………………………… 149
4.3.5 确定江山阶底界的次要生物标志…………………………………… 150
4.3.6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 150
4.3.7 碓边A剖面的生物地层……………………………………………… 153
4.3.8 “金钉子”剖面的生物地层…………………………………………… 155
4.3.9 “金钉子”的保护……………………………………………………… 162
4.4 中国寒武系“金钉子”的全球对比………………………………………… 165
4.4.1 古丈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 165
4.4.2 排碧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 165
4.4.3 江山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 167
4.5 中国寒武系“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 168
参考文献………………………………………………………………… 173
5 奥陶系的“金钉子”…………………………………………………………… 179
5.1 大坪阶“金钉子”…………………………………………………………… 182
5.1.1 地理位置……………………………………………………………… 184
5.1.2 三峡地区地质概况…………………………………………………… 185
5.1.3 确定大坪阶底界的首要标志………………………………………… 186
5.1.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 188
5.1.5 黄花场剖面的生物地层……………………………………………… 191
5.1.6 金钉子的保护………………………………………………………… 193
5.2 达瑞威尔阶“金钉子”……………………………………………………… 200
5.2.1 地理位置……………………………………………………………… 200
5.2.2 “金钉子”所在“三山地区”地质概况… …………………………… 200
5.2.3 确定达瑞威尔阶底界的首要标志…………………………………… 202
5.2.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 202
5.2.5 黄泥塘剖面的笔石和牙形刺生物地层……………………………… 204
5.2.6 确定达瑞威尔阶底界的次要标志…………………………………… 207
5.2.7 黄泥塘剖面其他化石门类的生物地层……………………………… 210
5.2.8 “金钉子”的保护……………………………………………………… 211
5.3 赫南特阶“金钉子” … …………………………………………………… 216
5.3.1 地理位置……………………………………………………………… 216
5.3.2 “金钉子”所在的三峡地区地质概况………………………………… 216
5.3.3 确定赫南特阶底界的首要标志……………………………………… 216
5.3.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 218
5.3.5 确定赫南特阶底界的次要标志……………………………………… 223
5.3.6 华南和赫南特阶“金钉子”界线层段的生物地层………………… 225
5.3.7 “金钉子”的保护……………………………………………………… 227
5.4 中国奥陶系“金钉子”的全球对比………………………………………… 228
5.4.1 大坪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 228
5.4.2 达瑞威尔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 229
5.4.3 赫南特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 231
5.5 中国奥陶系“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 234
5.5.1 大坪阶“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 234
5.5.2 达瑞威尔阶和赫南特阶“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 237
参考文献………………………………………………………………… 241
6 石炭系“金钉子”……………………………………………………………… 249
6.1 维宪阶“金钉子”…………………………………………………………… 252
6.1.1 地理位置……………………………………………………………… 252
6.1.2 全球维宪阶底界定义的确定………………………………………… 252
6.1.3 柳州地区地质概况…………………………………………………… 257
6.1.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 258
6.1.5 “金钉子”的生物地层………………………………………………… 262
6.1.6 “金钉子”的化学地层………………………………………………… 266
6.2 维宪阶“金钉子”的对比…………………………………………………… 267
6.2.1 华南维宪阶底界界线层段的对比…………………………………… 267
6.2.2 维宪阶底界的洲际对比 …………………………………………… 267
6.3 维宪阶“金钉子”的保护…………………………………………………… 270
6.4 中国石炭系“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 … ………………………………… 273
参考文献………………………………………………………………… 275
7 二叠系“金钉子”……………………………………………………………… 277
7.1 吴家坪阶“金钉子”………………………………………………………… 280
7.1.1 地理位置……………………………………………………………… 281
7.1.2 来宾地区地质概况…………………………………………………… 281
7.1.3 吴家坪阶底界首现生物标志的确定………………………………… 284
7.1.4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 284
7.1.5 “金钉子”界线层段的生物地层序列………………………………… 288
7.1.6 来宾地区的化学地层和磁性地层…………………………………… 290
7.1.7 “金钉子”的保护……………………………………………………… 290
7.2 长兴阶“金钉子” …………………………………………………………… 296
7.2.1 地理位置……………………………………………………………… 296
7.2.2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 296
7.2.3 “金钉子”界线层段的生物地层序列………………………………… 298
7.2.4 煤山剖面长兴阶的碳同位素化学地层……………………………… 306
7.2.5 煤山剖面长兴阶的磁性地层………………………………………… 306
7.2.6 “金钉子”的保护……………………………………………………… 308
7.3 中国二叠系“金钉子”的全球对比………………………………………… 308
7.3.1 吴家坪阶底界的识别和全球对比…………………………………… 308
7.3.2 长兴阶底界的识别和国际对比……………………………………… 310
7.4 中国二叠系“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 ………………………………… 312
参考文献………………………………………………………………… 315
8 三叠系“金钉子”… …………………………………………………………… 319
8.1 印度阶“金钉子”…………………………………………………………… 322
8.1.1 地理位置……………………………………………………………… 322
8.1.2 研究历史和“金钉子”首要标志的确定…………………………… 322
8.1.3 层型剖面和层型点位………………………………………………… 325
8.1.4 “金钉子”剖面的生物地层序列……………………………………… 331
8.1.5 “金钉子”剖面的化学地层…………………………………………… 331
8.1.6 “金钉子”剖面的磁性地层…………………………………………… 332
8.2 印度阶“金钉子”的全球对比……………………………………………… 332
8.3 印度阶“金钉子”的保护…………………………………………………… 333
8.4 中国三叠系“金钉子”的主要研究者……………………………………… 340
参考文献………………………………………………………………… 343
索 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