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与尘缘》是著名作家王安忆随笔集,
围绕旅行、世情、读书、忆旧等不同主题分为四辑。
其思想独到、深邃而不流于俗。
生于1954年,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在《儿童时代》社任编辑。1980年参加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同年年底学习结束回原单位。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2004年调入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快速读,almost all。篇一,讲语言和时代节奏,从可口可乐-麦当劳-T恤-NGO演变,联想到龚鹏程的社会语言学。不知道龚鹏程那本期刊,对社会的及时反应倒迅速了,但其言论有多少严谨性呢?或者,本不追求严谨,而给现象们一个讨论、被发现的平台,是为其初衷?篇二,复旦结业演讲,讲嘱托不要太快加入竞争,颇有启发。一旦进入竞争体系,则必将有平行比较而忽略、盖过人与人之间的人格不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枉费了自我,最是不值。
评分2018年12月。扫一眼豆评,果然读这种小众书的都是英雄,而且所见略同。可以断言,这书要从第二辑开始读。开篇几篇游记流水,也非全不可取,只是提炼干货太难。第二辑的世情与神话,仙缘与尘缘,倶属上佳,孤篇能撑全书的。天香地名志、学步者的脚印二篇,匠心孤诣,多年浸润文心开出花来,这花不吝献给你,直把读者作门生知交。和而不同、建筑与乡愁几篇,能切本题而兼抒新意,尤其见出作品之外的作者其人气质秉性,细节入微令人惊异。公共母题与成长初始二篇明显带有自传家史性质,尤其后者,可说是压箱底的残卷珍章,藏得深,可能是生怕题材有涉探讨革命而被革吧。文学的人生意味着某种牺牲,也开启了另一个世界的源源收获之门。或许拾贝为趣,又或砖琢为美,见仁见智的事罢了。这书平论是坏在结构而非内容,毕竟是坏了。三星得罪安忆老师一下。
评分非常一般的随笔集。王安忆讲创作和分析作品还是好看的,但她并不擅长写游记,细节倒也不乏小趣味,但整体太流水账了,没有太多主次和起伏。同名散文对照分析红楼梦与浮生六记,对比宝黛和沈复芸娘,想是出于对吴组湘的尊重下笔比较轻,其实浮生六记就是俗嘛。
评分522-集子啊。第一辑“游记”部分喜欢《朝圣》,第二辑“世情”部分《世情与神话》《仙缘与尘缘》有意思的。
评分就是个杂乱的集子呀,《成长初始革命年》最有诚意,从中看到了《流逝》《富萍》的创作素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