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日本导演,生于1962年,1987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作品多具社会关怀,充满人文主义色彩。1995年,第一部电影《幻之光》迅速引起关注,在日本及海外获奖无数。2004年,以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无人知晓》,14岁的柳乐优弥凭借此片获得戛纳影史上最年轻的影帝。2013年,电影《如父如子》获第 66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
已出版随笔集《有如走路的速度》,小说《下一站,天国》《步履不停》等。
电影大师是枝裕和所有动人心弦作品的起点。有多少人能花三天的时间,仔细想想自己最幸福的事?
纯白洁净的天国,宁静而安详。逝者乘坐通往天国的列车,来到人间和天国之间的小站短暂停留。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他们将从生前的记忆中选择一段,由工作人员拍成电影。当记忆在各自心中苏醒的那 一刻,他们将带着这份唯一的回忆去往天国。有些人娓娓道来,有些人沉默不语,有些人侃侃而谈……那些平凡而温馨的故事流淌在冬日温暖的午后,生命的灵光悄无声息地照亮每个人的灵魂。
“徘徊了五十年,直到昨天,我才知道自己也曾是别人幸福的一部分。”
===================
我看了《下一站,天国》后很兴奋,因为我一直想,如果一个非常现实的东西,现实到极点,会不会出现某种表现主义、抽象的东西,但我一直没能做到,看到是枝的作品,他做到了。——贾樟柯
说起来真是奇妙,最近同时看的《摆渡人》和《下一站,天国》是同一个题材,但内容却是两个不同方向。 一个是摆渡人,在恶鬼萦绕的黄泉路上渡人上岸,一个是死后一星期选择最美回忆演出来的死者和工作人员。 《摆渡人》到后边落入俗套了,黑暗中考验人性,回归自身变成了摆渡人...
评分好像莫名回到小时候,学校领着去秋游,正玩得酣畅,耳畔传来一个声音:“开心吗?”当然。“哪里最开心?”愣住一秒,猛转头,不住地看、不停地想,这时听见那句熟悉又可怖的话:“回去后每人写个XX字的作文,题目就叫《最开心的一天》。” 若将人生当作兴致盎然的行程,那“最...
评分记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点。当生命力日益衰退,渐渐老去的我们走到生命的终点时,还会记得多少事情呢?千帆历尽,那些闪光的记忆会否成为长河里的碎金,漂流到尽头。 死亡与记忆是两个永远缠绕在一块的话题。因为记忆,人们得以宣告自己曾经活过。而美好的记忆则是...
评分 评分一,第一次看是枝裕和的书,还是前段时间审电影小偷家族(没看过)认识的他,这本书很温暖呀,文艺小清新风格,就是讲通往天国的过程中有一个类似于中转站的地方,用七天(周一到周日)的时间供人们回忆生前美好片段。周六的时候做成电影片段给她们观赏。刚到这里的人都很惊讶...
所谓“活过的证据”,哪怕只是一个浅浅的笑容就足够了吧。
评分是枝裕和在文字的使用上依然充满镜头感。就小说本身来说,并不输于电影,不是简单的剧本改编,而是一部完完整整的小说作品,当然,相同的是始终如一的温暖。
评分后1/3的时间都在哭,对是枝裕和的爱又加深了好几倍。以及,我是不会忘记2017.4.13晚上的。
评分后1/3的时间都在哭,对是枝裕和的爱又加深了好几倍。以及,我是不会忘记2017.4.13晚上的。
评分3.5 是枝裕和的小说和他的电影很相似,简洁、淡然,却又像漂浮着轻愁的花瓣之感,从星期一到星期一,周而复始,就像生命的轮回,到中转车站时,无论是怎样的人生、显赫与否,到头来“录像带”里展现的是所有人都一样的普通人生,可再普通也可能是别人心头不平凡的回忆,盂兰盆节回去探望一段最心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