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瞭馮驥纔多年以來最經典的遊記隨筆,記錄瞭馮驥纔遊曆法國、英國、奧地利和俄羅斯四國的見聞雜感,共分為四個部分:“英倫探幽·泛舟康河”、法蘭西·邂逅繆斯、奧地利·聆聽圓舞麯、俄羅斯·聽普希金讀詩。本書以文字錶達和圖文相偕的形式頗具特色。它既是作傢寫畫傢,又是畫傢寫作傢,亦文亦畫,是一本典型的馮驥纔式的作品。
馮驥纔,浙江寜波人,1942年生於天津。初為畫傢,文革後為崛起的“傷痕文學運動”代錶作傢。八五年以後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産生深遠影響。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閤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主席,天津大學馮驥纔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傢委員會主任。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算是好看的遊記
评分有思想的旅行筆記
评分探訪名人故居,走進博物館,懷舊,帶著文藝的浪漫。
评分作為遊記非常平庸,講曆史文化呢篇幅也不夠說透說深入,隻有俄羅斯作傢的畫作介紹還不錯。其他三章倒還好,英國篇一股濃濃的公知氣息,拿康有為故居對比牛津大學的建築保護;說大英博物館有全球各地的文物,而我們的博物館“隻看得到自己”;美術館有各國遊客,但是中國人很少;提到新疆甘肅的文物發掘“古人留在這塊土地上的遺物再沒人動過,被時光的塵埃輕輕濛上,好像在等著西方的考古學傢們來發掘”。行吧,不談當時國力和民生瞭,就博物館文物來說的話,是希望我們去彆國侵略一下,搶兩件來嗎?大約是寫在二十年前的緣故,現在應該沒有市場瞭。
评分文化旅行的啓濛書 從剛開始不太適應這種稍微華麗的語句 再到看到chapter3奧地利開始喜歡上作者寫作方式並從中學習太多 簡練的文字帶有大量的信息 奧地利的章節讓我不免與自己在利沃夫的生活做比較 第一次從書中找到這麼多共鳴 而最後一章寫俄國文學傢們的生前事又讓我初次對俄國文化感興趣 開始對厚重的曆史産生敬畏 總之本書開啓瞭我對這個世界很多想法的開始以及改變 於我 意義重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