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莫迪亞諾1981年齣版的小說,1983年被以色列著名導演、作傢莫什•米紮西改編為同名影片。
父母雙亡的年輕人路易從軍隊退役,在迷惘中跟人來到父母曾經生活的巴黎,在火車站的小餐館中偶遇在酒吧駐唱的姑娘奧迪兒。兩個單純的、幾乎走投無路的年輕人從此相依為命。
為瞭實現齣唱片的夢想,奧迪兒在巴黎的汙穢中苦苦掙紮。她曾被警察利用去誘捕強奸犯,也不得不忍受唱片界重要人物的侮辱。路易則受雇於一個身份可疑的商人貝雅爾迪,為貝雅爾迪看車庫,甚至為他運送大量現金……
兩個無依無靠的年輕人怎樣纔能擺脫他人的擺布,遠走高飛?多年以後,在山中隱居的路易和奧迪兒,不禁想起那段驚心動魄的青春往事。
帕特裏剋•莫迪亞諾,法國當代著名作傢,2014年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莫迪亞諾1945年生於巴黎郊外布洛涅—比揚古地區,父親是猶太金融企業傢,母親是比利時演員。1968年莫迪亞諾在伽利瑪齣版社齣版處女作《星形廣場》一舉成名。1972年的《環城大道》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奬,1978年的《暗店街》獲得龔古爾奬。1996年,莫迪亞諾獲得法國國傢文學奬。他還分彆於2010年和2012年獲得法蘭西學院奇諾•德爾•杜卡基金會世界奬和奧地利歐洲文學奬這兩項終身成就奬。莫迪亞諾的小說常常通過尋找、調查、迴憶和探索,將視野轉迴到從前的歲月,描寫“消逝”的過去;也善於運用象徵手法,通過某一形象錶現齣深遠的含義。自1968年至今,莫迪亞諾已經齣版近三十部小說,在三十多個國傢齣版。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小说家,其笔下的主人公表现出一种“集体氛围”,被一些评论家称为“沙滩人”。孤独和逃离,是他笔下主人公惯有的标签。这种融化在他追寻往昔与真相的笔触下的人物所真正在意的并非是往昔或真相本身。这些追寻的结果,有的成功,如《夜半撞车》中被菲亚...
評分 評分有时候,就像两辆行驶在城市纵横交叉的公路上的汽车,莫名其妙地就碰上了,此书的男女主人公即是如此。作者先描述了他们幸福的生活,之后分开讲述两人,直到他们相遇,走到一起。 全书都是以男主人公的回忆展开的。他回忆了两人相遇前各自的生活和之后的生活,最后非常戏剧又合...
評分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小说家,其笔下的主人公表现出一种“集体氛围”,被一些评论家称为“沙滩人”。孤独和逃离,是他笔下主人公惯有的标签。这种融化在他追寻往昔与真相的笔触下的人物所真正在意的并非是往昔或真相本身。这些追寻的结果,有的成功,如《夜半撞车》中被菲亚...
“想想這些英俊的青年,不是老瞭就是去世瞭,怎不叫人悲傷......而我,還活在世上,如同一座看見他們過去的腐朽的舊浮橋。我隻剩下他們的照片瞭......我想再弄個相冊,貼上我一生養過的所有狗的照片,然而,我又感到沒有這種勇氣。”
评分莫迪亞諾寫的故事都不怎麼樣,主要靠小說的氛圍來吸引我。但他的作品看多瞭,也煩,沒有一部我覺得比較好的。
评分看他的書總有種奇特的悠閑。看完之後總會空落落的。人們各有不同,但提到過去,都會有一種相似的感覺……一種共情。這是青春嗎?未免太平淡瞭。
评分讀的第二本,他的書好像就是這樣的,沒有太多情節的激冗,而是一種氛圍,一種潛藏在碎片裏的東西,說不清道不明。
评分讀後的感覺很奇妙,抱怨著故事乏味、清淡,卻又沉浸在悠長的餘味裏,反復咀嚼。男女主人公的際遇,似乎在昭示著每一個年輕人都注定要被現實玷汙的宿命。無力感直白的帶著些許釋然,正如作者所言“自己不過是一粒塵埃。然而,這在空氣中畢竟是一種存在。” 讀這本書就好像在讀逝去的時光,迴過頭品味,卻發現青春的全程,早已迷迷糊糊地走完瞭。那朵叫做青春的浪花拍在岸邊的岩石上,然後消失的無影無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