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并非纯粹的文学评论,而是对作者终其一生与现代大众文化诸现象进行论争的一份早期证明。作者从界域、心理学、酒店大堂、侦探、警察、犯罪人、转换、诉讼程序、结局等方面拆解了侦探小说的构成要素,并将自己对"现代性"的思考引入了对侦探小说的分析。作者是最早对侦探小说这一类型作品进行理论表述的人之一,他在本书中对侦探小说进行的形而上学的阐释,能为当下的网络类型小说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西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 1889—1966),德国著名作家、社会学家、文化批评家和电影理论家。早年为《法兰克福报》的记者、时事评论员,因持续撰文对“纳粹”进行批评,1933年被迫流亡巴黎,后于1941年辗转到达纽约。定居美国后,在纽约现代博物馆任职, 从事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研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到底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我脑子的问题……
评分能感觉到译者的努力,但还是有很多困惑。不知哪位能提供德语版电子书?非常感谢了(求人不如求己,德语版已入手)
评分师兄肯定翻译之后才敢坚持看下去,然而还是看得一塌糊涂,太难懂。和之后朴素清晰、甚至口语化的写作风格差别太大。大概不了解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神学的背景是很难完全理解的。
评分研究对象是多么通俗的侦探小说,可这写得...我真的看不懂了...一星打给无知的自己(哭泣
评分译本绝对是可读的,在相对了解相关哲学背景和作出啃德语原典的尝试之后,对译者的语言突然有了瞬间的领悟。为了阐释人的一种居间性,一种处于两个世界(规则统治的世界,被规则约束的世界)之间的居间状态,克拉考尔从世界的建立(侦探小说的领域)到对侦探小说所用的手法、对关键角色的分析,都是旨在从这种居间性的矛盾里寻找人的认识和世界的关系,以及理论溯源,本质上还是认识论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