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兰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德兰修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自私、贪婪、享乐、冷漠、残暴、剥削等恶行;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她就是德兰修女,她的一生都在追寻着这样一个真理:我们都不是最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在德兰修女朴素的装束下,隐藏着一个高贵的灵魂。她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特殊的人物,也是最令人景仰的女性中的一个。她靠着无限的爱去服务穷人中的穷人,以她的一生,实际彰显伟大的爱。
——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公报
华姿,女,生于湖北天门,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湖北电视台。著有诗集和散文诗集《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感激青春》《一只手的低语》等,散文和随笔集《自洁的洗濯》《两代人的热爱》,长篇系列散文《一个人的田野》,长篇散文体传记《上帝的礼物》等。曾获冰心图书奖、长江文艺散文奖和屈原文艺奖。
闻德兰修女其名,Mother Teresa. 读此书,为了解德兰修女的生平,有些小小的失望。 人物传记类,我读过一些,出于个人的偏好,个人的历史要么折射出某种伟大的精神,要么映照出那跌宕起伏的时代大历史,往往兼而有之,因为人总是要生活,要与人接触,与社会历史接触,正是在这...
评分说到这个名字,或许不少人还比较陌生,但如果说到她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很多人就有了印象。 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个奖,我想就是因为她为之奋斗一生的——服侍穷人中的最穷人,就好象服侍主一样。 在这之前我根本无法想象,那到处都是贫民窟到处都是和垃圾一...
评分前言 在印度有两个人是一直很让我钦佩的,一个是印度的国父,非暴力运动之父,甘地;还有一个则是德兰修女(又译为特瑞莎嬷嬷),仁爱传教会的创始人。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论甘地说:“下个世纪(就是现在的二十一世纪)的人,很难相信,地球上曾有这样一位人物走过。”我觉得...
评分第一次接触到德兰修女,是李家同的《让高墙倒下》,当时就很惊讶,世间竟然有这样的人,有这样纯粹的爱,她带来的是无比纯净的感动。 寂静的夜里,读着华姿的《德兰修女传》,有这样一本沉静的书相伴,让我不一下子读完都难。不是说这书写得有多么好,我只能认为,是德兰修女...
评分人的一生当中,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钦佩/崇拜的人”,我们都能理解自己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里,对事物观点的缓慢变化,也往往忽略掉上一个钦慕对象是怎样从自己的生活里、脑海中渐渐淡去。 许多时候我曾为之沉迷的事物 —— 童年时代对林志颖、少年时代对樱木花道、...
本书是德兰修女的一般性传记。作者以细腻亲切的笔调叙述了德兰修女伟大高贵的一生,以其生平为轴,在恰当处杂以德兰修女的言行或故事、议论,表现了德兰修女的高贵品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非常值得反复读。
评分本书是德兰修女的一般性传记。作者以细腻亲切的笔调叙述了德兰修女伟大高贵的一生,以其生平为轴,在恰当处杂以德兰修女的言行或故事、议论,表现了德兰修女的高贵品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非常值得反复读。
评分请原谅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告诉我因为信仰而爱众生,我能理解她的爱但我不可能学会她的爱的理由和方式,还是找别的爱的理由吧
评分让人动容的一本书,感动之处忍不住湿了眼眶。姆姆将其一生奉献给了穷人。不要回报,只是一味付出。如果你怀着喜悦给予,你将会给得更多。一颗喜悦的心来自一颗燃烧着爱的心。爱之功亦即喜悦之功。快乐不须探寻:若以爱待人,旋即得之。
评分爱,直至成伤。原以为看这本书可以从此解答我最近的一些困惑,后来发现,支撑德兰修女的其实还是我无法达到的东西,就是信仰。她认为穷人就是耶稣,爱耶稣就爱穷人等等,所有的出发点,还是她的信仰,可是我没有啊。我一个无神论,看着这些光怪陆离,真,无法解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