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

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汪荣
出品人:
页数:1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7-4-11
价格:CNY 6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1045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蒙古
  • 历史
  • 重述历史
  • 类别/史籍学术
  • 民族文学研究
  •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家/汪荣
  • 2017
  • 历史
  • 再现
  • 身份
  • 认同
  • 文化
  • 记忆
  • 社会
  • 变迁
  • 个体
  • 归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新时期以来,“重述历史”是当代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中同时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其中又以“蒙古历史叙事”最为典型。“蒙古历史叙事”是跨民族的历史书写,其中既有蒙古族作家的参与,又有汉族作家的参与。由于题材和内容的相似,“蒙古历史叙事”已经构成了自身的文本序列和文学史脉络。本书在多民族比较诗学的视野下,通过跨学科方法的使用,对“蒙古帝国叙事”进行了深入分析,凸显了“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之间的紧密联系。

作者简介

汪荣,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讲师,现当代文学博士。

目录信息

绪 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框架设计与安排
第一章 “民族”的再现:重新思考“蒙古历史叙事”
第一节 历史、叙事与民族
第二节 文本生成的文化语境
第三节 观看“蒙古”的多重视角
第四节 朝向未来的历史
第二章 “蒙古历史叙事”与“族裔文化象征”
第一节 “失败”、性别与民族寓言
第二节 历史重述与记忆重塑
第三节 正当性的建构与伦理化的历史
第四节 蒙汉之间的文化接触与文化交往
第三章 “蒙古历史叙事”与“跨族际对话”
第一节 “民族”古典史诗的现代演绎
——以冉平《蒙古往事》为中心的讨论
第二节 缠绕的历史与弥合的叙事
——电影《止杀令》中的民族关系及其症候式分析
第四章 跨民族连结:少数民族比较文学与“蒙古历史叙事”
第一节 跨体系社会与多民族文学/文化关系
第二节 区域、生活与交混的“本真性”
第三节 协商的汉语,混血的文学
第四节 历史重层的当代镜像
第五节 “心”的形构中的情感政治
结 语 历史的幽灵与比较的视线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我要干什么 人类历史的终极问题 历史也是如此。在蒙古历史中 蒙古人和汉人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除了阐述不同学者对蒙古历史叙述的差异之外 好像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在文化大融合的基础上 谁人主导的问题不再突出 ...身份认同 历来是个宏大的议题 然后并没有真正的体现文化认同...

评分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我要干什么 人类历史的终极问题 历史也是如此。在蒙古历史中 蒙古人和汉人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除了阐述不同学者对蒙古历史叙述的差异之外 好像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在文化大融合的基础上 谁人主导的问题不再突出 ...身份认同 历来是个宏大的议题 然后并没有真正的体现文化认同...

评分

不得不说作者起了一个很大的名头,但是自身的水平几乎完全驾驭不了这个题目。首先,历史小说、历史影视的书写、改编肯定是基于历史事实的,重点是如何选择、排列,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再造这段历史,如何展示这些作品的感染力以及这些作品如何回应所面临的问题,作者至少应该区分什么是历史事实与后人的基于历史背景的创作。其次,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文学史的书写来回应蒙古历史叙事,但是文中所举的例子太少,完全无法说明这个题目的意义,只是泛泛而谈。最后,作者可能是想将本书与历史书写、复线历史等历史学新理论联系起来,可惜对这些理论所产生的背景、所回应的问题、相关学术史似乎并不了解,最后只能是一场空谈,因为这些理论与作者的研究对象基本八字不合。整本书的学术价值有限,作者的题目是很不错的,欠缺的是思考的深度与研究对象的广度

评分

不得不说作者起了一个很大的名头,但是自身的水平几乎完全驾驭不了这个题目。首先,历史小说、历史影视的书写、改编肯定是基于历史事实的,重点是如何选择、排列,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再造这段历史,如何展示这些作品的感染力以及这些作品如何回应所面临的问题,作者至少应该区分什么是历史事实与后人的基于历史背景的创作。其次,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文学史的书写来回应蒙古历史叙事,但是文中所举的例子太少,完全无法说明这个题目的意义,只是泛泛而谈。最后,作者可能是想将本书与历史书写、复线历史等历史学新理论联系起来,可惜对这些理论所产生的背景、所回应的问题、相关学术史似乎并不了解,最后只能是一场空谈,因为这些理论与作者的研究对象基本八字不合。整本书的学术价值有限,作者的题目是很不错的,欠缺的是思考的深度与研究对象的广度

评分

不得不说作者起了一个很大的名头,但是自身的水平几乎完全驾驭不了这个题目。首先,历史小说、历史影视的书写、改编肯定是基于历史事实的,重点是如何选择、排列,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再造这段历史,如何展示这些作品的感染力以及这些作品如何回应所面临的问题,作者至少应该区分什么是历史事实与后人的基于历史背景的创作。其次,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文学史的书写来回应蒙古历史叙事,但是文中所举的例子太少,完全无法说明这个题目的意义,只是泛泛而谈。最后,作者可能是想将本书与历史书写、复线历史等历史学新理论联系起来,可惜对这些理论所产生的背景、所回应的问题、相关学术史似乎并不了解,最后只能是一场空谈,因为这些理论与作者的研究对象基本八字不合。整本书的学术价值有限,作者的题目是很不错的,欠缺的是思考的深度与研究对象的广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