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雜論》是現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唐詩研究的經典之作,內容涉及唐代詩歌的多個方麵,對唐代著名詩人,如“初唐四傑”、孟浩然、賈島、岑參、杜甫、李白等人的詩歌成就有獨到而深刻的評論與分析。全書論述精闢,行文優美流暢,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引人入勝。為瞭讓讀者更好地領略聞先生在唐詩領域的精彩創見,本次齣版,增補丁《陳子昂》、《唐詩要略》、《詩的唐朝》、《唐詩校讀法舉例》等數篇文字作為附錄.另外,《聞一多先生說唐詩》是鄭臨川先生根據當年在西南聯大的課堂筆記整理而成,內容豐富,精義迭齣,亦附錄於書後。
聞一多(1899-1946),原名亦多、傢驊,字益善,號友三、友山,“五四”運動後改名一多。湖北浠水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新月派代錶詩人和學者。早年入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學習美術和文學,歸國後在武漢大學、青島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等校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雲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给三星,是因为我觉得不适合我和其他很多初学者。 理由如下: (1) 读之前,我先看了傅璇琮的导读,其中说:闻先生在本书中的几乎所有重要观点,都被后来学者们质疑。又说,从专业学者的角度,考虑到时代,不应太苛刻。 读后,确实感到有偏颇的嫌疑。因此我觉得根基不够的来读...
評分江湖如飘叶,多病哭诗人! 一本《唐诗杂论》,几段诗界春秋。 此一说部,讲的是乱世之中,战乱频仍,茅屋记事,纷缕诗史,从初唐四兴,之老杜凋零,通篇警句颇多,作者风采,亦历历其中。 读本书起因一,汪曾祺曾在文章中提到闻一多先生论唐诗,巨赏。因早有拜读之意。起因二,...
評分贾岛一派人则没有那必要。为他们起见,当时最通行的体裁—— 五律就够了。一则五律与五言八韵的试帖最近,做五律即等于做功课,二则为拈拾 点景物来烘托出一种情调,五律也正是一种标准形式。然而做诗为什么老是那一套 阴霾、凛冽、峭硬的情调呢?我们在上文说那是由于癖好,但...
評分读完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给了我两点点深刻感受。 1.唐初诗歌发展和几位诗人生平品评的论文杂议论集子,短小精悍,九章各自独立又有内在联系,不同于各种文学史的臃肿和乏味。 2.语言通晓平易又富有趣味、不失文采,简直是散文式的文学杂论,原来古代文学还可以这样写...
評分闻一多先生治古典文学,最早从唐诗入手。从其计划构想、残存文稿看,大量是文献整理性质的基础工作,包括作家之小传、年谱,诗歌之系年,文本之辑佚、考订、校勘,选本之编撰等等,与夏承焘先生治词思路多有相近之处。总的来说,是在清人朴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化...
說不完的唐詩
评分「19.055」作者對杜甫絕對是真愛,全書有四分之一的篇幅在講子美,這大概也有一些時代原因,國破傢亡之際,如何能不視老杜為知己。附錄二是鄭臨川根據在聯大聞一多先生的唐詩課上所做的筆記整理齣來的,相當珍貴的資料。汪曾祺在迴憶聯大的文章裏就曾提到過聞先生的唐詩課,並說自己習慣不做筆記聽課,感慨如果有哪位同學能將筆記整理齣版就好瞭。真是一件奇妙的事,不知道汪老後來看到這篇筆記沒有。
评分宮體詩的自贖,孟浩然,賈島,杜甫。一氣嗬成,爽。 聞一多做考據,目的不是考據,是為思想建立起精確的時空坐標! 做小題目也得有大視野。
评分看詩人談詩特彆有趣,沒想到聞先生對孟浩然這麼推崇。杜、岑年譜是花瞭大力氣的,可以結閤之前那個詩人遊曆地圖來看。附錄裏有幾篇殘稿讓人覺得很是可惜。
评分沒有看年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