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客傢

流動的客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蔡驎
出品人:
頁數:311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2
價格:5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4181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客傢
  • 曆史
  • 客傢文化
  • 客傢曆史
  • 客傢民俗
  • 嶺南文化
  • 文化人類學
  • 社會學
  • 口述曆史
  • 遷徙
  • 地域文化
  • 民族認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流動的客傢:客傢的族群認同和民族認同》以弄清客傢的族群認同、民族認同的演化及其機製為研究目的,把客傢的族群認同、民族認同區分為客傢認同和民族認同兩個基本層次,從“變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辯證關係把握客傢認同的形成和客傢人的民族認同的演化,以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係分析促成這種形成和演化的主要因素。本書在田野調查和文獻分析的基礎上,提齣具有漢族認同的客傢人隻是客傢族群的一部分,盡管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漢族客傢的民族認同的演化經曆瞭一個從對中原的嚮心意識到漢族認同確立的過程;對中原的嚮心意識也有一個從模糊的自在形式階段嚮清晰的自覺形式階段的轉換;漢族客傢族群與“SANKE(山客)”的分離大約始於這個轉換而完成於漢族認同確立之際。

著者簡介

蔡驎,上海市人,祖籍泉州,現任上海師範大學法政學院教授。1982年北京師範大學本科畢業(哲學學士),1987年上海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碩士),1993年日本東洋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社會學碩士),2001年日本一橋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學術博士)。代錶作有《汀江流域の地域文化と客傢》(東京:風響社2005年)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序論: 流動性視角下的客傢的族群及民族認同問題反思
第一節 問題和研究史
一、 問題的提齣
二、 研究史迴顧
第二節 研究思路和敘述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敘述框架
第三節 關於研究區域的說明
一、 主要考察區域
二、 相關地名說明
第二章 客傢與汀江流域地區
第一節 汀江流域地區的客傢與其他主要方言共同體
一、 客傢在人口數量上的絕對優勢
二、 客傢與孔夫話方言共同體
三、 客傢與武平軍傢
四、汀江流域地區客傢的多元多樣性
第二節 閩西客傢方言及其使用主體族群認同的南北差異
一、閩西客傢方言的南北差異
二、閩西客傢方言使用主體族群認同的南北差彆
第三節 廣東客傢方言及其使用主體族群認同的內在差異
一、非客傢方言共同體與客傢的族群分界
二、 大埔話和汀州話的同類性與汀江流域客傢的一體性
三、汀州話和梅州話的近似性與汀、梅兩江流域居民客傢認同的共有
第四節 贛南客傢方言及其使用主體的族群認同的內在差異
一、贛南客傢方言的內在差異
二、不同方言使用主體之間的關係
本章小結
第三章客傢的“流動”文化基因與汀江流域曆史地理環境
第一節 上海開埠前交通概況
一、汀江水係交通網絡
二、主要對外交通路綫
三、地理位置的特點
第二節 自然資源概況
一、耕地資源
二、森林資源
三、礦藏資源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曆史上汀江流域客傢的生業形態及其流動性特徵
第一節 農業與居民經濟生活
一、大規模開墾時期
二、農産品
三、農民
四、農業副業化傾嚮
第二節礦業與居民經濟生活
一、地區礦業史概略
二、礦業對地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的影響
第三節 礦業以外非農産業與居民經濟生活
一、紙業
二、林木業
三、煙草業
四、印書業和圖書貿易
五、鐵器製造業
六、市場網絡
七、運輸業
八、建築、縫製、竹器製作等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汀江流域地區客傢的生成演化及其機製
第一節 先住民文化的特性
一、齣土文物和原始圖像文字遺跡呈現的文化特性
二、 南海王國故事隱含的文化特性
第二節 地域社會由“化外”嚮到“化內”的轉型
一、汀州的設置
二、六縣的設置
第三節 多族群的一體化和漢化
一、多族群的一體化與客傢認同形成
二、多族群的漢化與漢族認同形成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汀江流域地區多族群居民的客傢認同形成與礦業
第一節 客傢話與礦業的關聯——語言學研究成果的啓示
一、語言學研究成果
二、基於語言學研究成果的思考
第二節 客傢話(汀州話)的形成與礦業
一、汀州話形成的社會基礎與礦業
二、礦業對汀州話形成的直接推動
三、汀州話的“客傢話”稱謂獲取與礦業
第三節 客傢族群的離散與礦業:“泛客傢方言區”與古礦區
一、客傢地區
二、佘族地區
三、類似客傢方言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汀江流域地區客傢的漢族認同形成與科舉
第一節 汀江流域地區科舉的發展
一、 汀州及大埔地區的官學教育
二、 汀州及大埔地區的科舉發展
三、汀江流域地區科舉發展的背景
第二節 由“化外”嚮“化內”的社會轉型與科舉
一、宗族構建與科舉
二、居民共同體形成與科舉
三、對中原的嚮心意識及其嚮漢族認同的發展與科舉
第三節 藍、雷、鍾三姓氏的漢化與科舉
一、 藍、雷、鍾三姓氏居民的科舉業績
二、 藍、雷、鍾三姓居民的漢化進程與科舉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結語 : 客傢的流動性
第一節、多視角下的客傢流動性特徵
第二節 客傢的族群及民族認同變異的多樣性
第三節 客傢的族群及民族認同演化背後的多因素閤力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客家研究的新作 ——读《流动的客家:客家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 作为客家人,我一向比较关注客家研究。蔡驎教授2001年获日本一桥大学学术博士学位,新作《流动的客家:客家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全面把握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客家的“族群及民族认同的演化及其机制”(2...

評分

客家研究的新作 ——读《流动的客家:客家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 作为客家人,我一向比较关注客家研究。蔡驎教授2001年获日本一桥大学学术博士学位,新作《流动的客家:客家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全面把握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客家的“族群及民族认同的演化及其机制”(2...

評分

客家研究的新作 ——读《流动的客家:客家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 作为客家人,我一向比较关注客家研究。蔡驎教授2001年获日本一桥大学学术博士学位,新作《流动的客家:客家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全面把握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客家的“族群及民族认同的演化及其机制”(2...

評分

客家研究的新作 ——读《流动的客家:客家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 作为客家人,我一向比较关注客家研究。蔡驎教授2001年获日本一桥大学学术博士学位,新作《流动的客家:客家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全面把握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客家的“族群及民族认同的演化及其机制”(2...

評分

客家研究的新作 ——读《流动的客家:客家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 作为客家人,我一向比较关注客家研究。蔡驎教授2001年获日本一桥大学学术博士学位,新作《流动的客家:客家的族群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全面把握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客家的“族群及民族认同的演化及其机制”(2...

用戶評價

评分

描述詳盡且深厚,但分析便不是瞭,或許應當被當作民族誌來看,欠缺社會學研究的理論性

评分

正如標題吧,流動的客傢,讀完感觸頗深。作者給齣瞭客傢的定義,也沒有給齣;描述瞭客傢,也沒有描述。客傢這個概念如同一條流動的河水,在不同的朝代和時代轉換,最終穩定的匯成一片。

评分

描述詳盡且深厚,但分析便不是瞭,或許應當被當作民族誌來看,欠缺社會學研究的理論性

评分

給瞭一些客傢的比較鮮活的現象。結論除瞭'流動'之外無多。

评分

給瞭一些客傢的比較鮮活的現象。結論除瞭'流動'之外無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