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 9.1分。 现存的曾国藩日记,起自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一日,时年1839年,29岁刚中进士。 终止于其去世的当天,即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日,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四年。 在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八年这段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他的日记的确有间断。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一些零星片断。...
評分注释出处待日后一一补上。 1.书中一注,唐以曾国藩、李鸿章两家联姻为例。实为曾同翰林院编修太史袁漱六联姻。 曾国藩的长女曾纪静出生在1841年,6岁那年,曾国藩就给她订了一门娃娃亲,对方是翰林院编修太史袁漱六的儿子袁渝生。两家人是湖南老乡。 1861年,曾纪静20岁这一年...
評分日记中的曾国藩,经常显示出可爱的一面:立誓戒烟还把烟斗砸了,过了几天日记里面又写“吃烟太多”,再过些天又立誓要戒烟。因为喜欢下围棋,日记里面指责过自己好多次。因为睡懒觉骂自己下流,还各种骂自己禽兽、不是人。普通人的的种种缺点,在曾国藩身上都显露无疑。 而他...
評分1、不为圣贤,即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氏谈修身。 2、弟近日以五事自课:一曰克己,二曰诚意,三曰立敬,四曰习劳,五曰有恒。凡身过、口过、意过皆记之 3、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 4、凡喜誉恶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 5、言物行恒,诚身之道也...
評分因为先看了家书,日记里很多内容家书里面都有涉及,而且家书里面对这些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描述,都高于日记。所以,看完日记,没有看完家书那样有一气呵成之感,也没有合上家书那种感怀之情。 比如我自己,从接触曾国藩的家书以来开始写信。信写的越来越好,而日记却越来越乏味。...
早課:唐浩明點評《曾國藩日記》,先是看瞭張文江寫的《漁人之路和問津之路》裏第一篇《曾國藩的學術和人生》,對曾的學問版圖有瞭清晰認識,然後讀日記,就有瞭相應,知道曾是如何在唐鑒點撥下進學的,一邊戎馬生涯,起湘軍滅太平天國,一邊修學治身,讀書修書,晚年花巨資刻印王船山遺書和幾何原本,用心良苦,但還是晚瞭西方一步,一步慢,步步慢。但我們也有快的。在古典學術裏,隻是不自知。
评分早課:唐浩明點評《曾國藩日記》,先是看瞭張文江寫的《漁人之路和問津之路》裏第一篇《曾國藩的學術和人生》,對曾的學問版圖有瞭清晰認識,然後讀日記,就有瞭相應,知道曾是如何在唐鑒點撥下進學的,一邊戎馬生涯,起湘軍滅太平天國,一邊修學治身,讀書修書,晚年花巨資刻印王船山遺書和幾何原本,用心良苦,但還是晚瞭西方一步,一步慢,步步慢。但我們也有快的。在古典學術裏,隻是不自知。
评分我們都過著 瑣碎 平淡無奇的生活 一樣的吃飯 睡覺
评分早課:唐浩明點評《曾國藩日記》,先是看瞭張文江寫的《漁人之路和問津之路》裏第一篇《曾國藩的學術和人生》,對曾的學問版圖有瞭清晰認識,然後讀日記,就有瞭相應,知道曾是如何在唐鑒點撥下進學的,一邊戎馬生涯,起湘軍滅太平天國,一邊修學治身,讀書修書,晚年花巨資刻印王船山遺書和幾何原本,用心良苦,但還是晚瞭西方一步,一步慢,步步慢。但我們也有快的。在古典學術裏,隻是不自知。
评分部分書摘直接發在微博上瞭。如何修身,管好自己,處理各種事情,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曾國藩提供瞭非常好的藉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