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

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田雪梅
出品人:
页数:293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2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26724
丛书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图书标签:
  • 历史
  • 日本历史
  • 日本
  • 政治科学
  • 日本近代史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思想史
  • JP
  • 近代日本
  • 国民
  • 铸造
  • 历史
  • 社会
  • 文化
  • 政治
  • 经济
  • 身份
  • 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我国目前第一部比较系统研究近代日本国民问题的著作。作者融合了政治学、历史学及文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以近代日本国家转型为背景,以现代国家(即国民国家)理论为核心分析视角,结合日本明治到大正时期具体历史的分析,就近代日本国民的铸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

作者提出,近代国民的构建是国民国家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同时具备民族特质和公民特质是国民的内在属性。“去地域化”、“去奴仆化”是近代国民形成的条件。明治新政府不仅面临建立新日本的任务,还面临着将臣民转变为近代国民从而创造新“日本人”的重要任务。作者分析了福泽谕吉、森有礼等人关于国民铸造的构想,提出了自上而下的国家强制和自下而上的民权运动是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两大动力,两种动力作用的结果是,来自国家强制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来民权运动的影响力,导致民众从国民向臣民的悲剧性回归,日本近代国民铸造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为国家臣民的铸造。另外,还微观分析了从征兵制到甲午战争这段时期日本民众国家意识的变迁,并系统总结了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特点、经验和主要教训。对于现代国家的理论局限以及产生的理论困惑,也进行了一定反思。

作者简介

田雪梅,政治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国家留学基金、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等项目资助,多次赴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访问学习。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侧重于日本政治)、当代中国政治(侧重廉政与治理)。

目录信息

目录
绪论
**节问题缘起
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二、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状况
三、前提的设定及其缘由
四、具体研究设想和框架
第二节国民与国家的关系:近代国民的相关理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近代国民形成的基本理论
**章铸造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
**节幕藩体制下的臣民
一、世袭的身份制度
二、地方分国的封建领主制度
三、严密的锁国政策
四、占统治地位的儒学
五、从臣民走向国民
第二节福泽谕吉关于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
一、福泽谕吉关于铸造近代日本国民的基本主张
二、福泽谕吉关于铸造近代日本国民构想的鲜明特点
第三节森有礼关于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
一、森有礼关于“创造日本国民”的主张
二、森有礼“创造日本国民”构想的鲜明特点
三、森有礼“创造日本国民”构想的消极影响
第四节木户孝允和陆羯南关于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
一、木户孝允关于铸造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及其特点
二、陆羯南关于铸造近代日本国民的构想及其特点
第二章国家强制与国民铸造
**节“去地域化”:政治集中的制度化实践
一、天皇亲政制度:权力从幕府到天皇的回归
二、国家主权的统一:从“版籍奉还”到“废藩置县”
三、户籍制度、学制、征兵制、地税改革的推行与法制统一
第二节“去身份制”:政治扩大化的制度变革
一、实现四民平等
二、确立立宪政治
三、建立地方自治制度
第三节“构建传统”:国民教育的制度化实践
一、创立天皇神话
二、形成有效的学校教育体系
三、颁布《教育敕语》
四、实行多方面的文化统合
第三章民权运动与国民铸造
**节“去奴仆化”的抗争:自由民权运动与近代国民的铸造
一、反体制势力的合流: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
二、抵抗的理论武器:民权
三、抵抗的“去奴仆化”成效
四、抵抗的“去地域化”成效
第二节“去奴仆化”的再觉醒:大正时期的民众抗争
一、大正时期民众抗争出现的背景
二、“去奴仆化”抗争的表现及成效
三、自由民主思想的深化:体制内部的反体制之声
四、“去奴仆化”抗争取得成效的社会原因
第三节国民向国家臣民的悲剧回归
一、从国民回归国家臣民的教育准备
二、“皇国化”国家臣民教育的完全确立
三、国家臣民教育的*端化
第四章走向国民:媒体视野下民众政治意识的变迁(1873-1895)
**节不受欢迎的《征兵令》
一、恐慌与不安的民众意识
二、尚无国家意识的近代臣民
第二节自由民权运动高涨的民众实态
一、《自由灯》的启蒙:对民众“奴隶根性”的批判
二、运动会的开展:民权、“日之丸”和天皇的双重浸透
三、演讲会的盛况:与权力对抗的快感
第三节“甲申事变”的兴奋
一、“应该如何抵御外辱”:“甲申事变”前的舆论铺垫
二、“国辱须用血来雪”:一致对外的国内舆论
三、“他们”和“我们”的区分:“甲申事变”的影响
第四节《明治宪法》的颁布
一、“万岁”的诞生
二、国民统合的“四位一体”
三、形成国民的悖论
第五节甲午战争的标志性意义
一、对外战争与“印刷资本主义”的交互
二、甲午战争中日本媒体的特点
三、近代国民——“日本人”的形成
四、国民铸造的肖像画
五、甲午战争带给日本的负面影响
第五章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特点、经验和教训
**节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基本特点
一、横纵轴交错与时空交互的结合体
二、实践过程的压迫性
三、明显的阶段性与不均衡性
四、强调与“他者”的差异性
第二节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客观条件和成功经验
一、客观条件:江户时代的良好准备
二、成功经验一:近代国家的制度性保障
三、成功经验二:近代国家统一市场的形成
四、成功经验三:“四位一体”的文教整合机制
五、成功经验四:领导阶层的与时俱进和有效引导
第三节近代日本国民铸造的深刻教训
一、统治者以“国家权益”之名实施对民众权利的压迫
二、统治者以“民族自立”之名实施对外扩张和国际压迫
三、走向国家臣民的原因:近代日本市民社会发育的不成熟
结语
一、全书观点小结
二、研究中的几点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表l《山梨日日新闻》所刊“甲申事变”后民众反应的相关报道标题
表2《山梨日日新闻》所刊甲午战争时期的词丛
表3《山梨日日新闻》所刊甲午战争时期关于唤起国民的相关报道(1894年7月-1895年12月)
后记
特别鸣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日本近代国家,国民的策略,影响着本国的各个领域,而后为走向法西斯做好了铺垫,是研究日本文化与历史过程中不可绕开的话题,此书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评分

相當失望。這是政治學著作,不是歷史著作,除第四章外有生搬硬套概念之嫌。這種採取「衝擊-回應」史觀的著作,假設「去奴僕化」等國民鑄造過程完全是黑船來臨的產物,大概是對德川思想演變史一無所知之故(其實單從緒論也能看出來)。

评分

日本近代国家,国民的策略,影响着本国的各个领域,而后为走向法西斯做好了铺垫,是研究日本文化与历史过程中不可绕开的话题,此书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评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7/03/05/%e8%bf%91%e4%bb%a3%e6%97%a5%e6%9c%ac%e5%9b%bd%e6%b0%91%e7%9a%84%e9%93%b8%e9%80%a0%ef%bc%9a%e4%b8%80%e5%8f%a5%e8%af%9d%e4%b9%a6%e8%af%84/

评分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7/03/05/%e8%bf%91%e4%bb%a3%e6%97%a5%e6%9c%ac%e5%9b%bd%e6%b0%91%e7%9a%84%e9%93%b8%e9%80%a0%ef%bc%9a%e4%b8%80%e5%8f%a5%e8%af%9d%e4%b9%a6%e8%af%8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