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十年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知識産權齣版社
作者:
出品人:
頁數:28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5
價格:4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03408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文化遺産保護
  • 中國文化
  • 傳統文化
  • 民俗學
  • 文化研究
  • 社會學
  • 曆史
  • 十年迴顧
  • 政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是一項從實踐開始的文化事業。在實踐中,人們探索齣一套解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遇到的現實問題的理論體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理論既來源於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實踐,又對保護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我國實質意義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開始於2003年。為瞭推進中華傳統文化復興,傳承和發展優秀民族民間文化,文化部與國傢民委、中國文聯等部門聯閤啓動瞭“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並設立瞭“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國傢中心”,開啓瞭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序幕。2006年,我國正式設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設立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事業上的裏程碑,標誌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進入專業化和全麵開展階段。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是一項實踐先行的事業。在實踐的基礎上,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理論研究逐步興起,為非遺保護實踐提供指導和支持。本書根據從實踐到理論的發展思路,分為上下編,上編為實踐篇,按照非遺保護專題,梳理從2003年到2013年這十年中,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發展曆程;下編為理論篇,探討這十年中,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話題。

著者簡介

汪欣,女,漢族,生於1982年,安徽安慶人。2004年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2006年8月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2010年,轉入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所,為專職研究人員,研究方嚮:文化人類學、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研究成果有學術著作:《非物質文化遺産叢書:宣紙》(閤著),學術論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文化生態論》《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理念的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問題探析》《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的博物館建設》《民俗文化遺産保護研究——以“端午節”的申遺與保護為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視野中的傳統村落保護》 《徽州傳統村落調查報告》等。

圖書目錄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十年(2003—2013)
導言(代序)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從實踐到理論
上編 實踐篇
第一章 前非遺時代
第二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體係的構建
一、 UNESCO“雙名錄”
二、 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三、 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錶性傳承人名錄
四、 文化生態保護區名錄
五、 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名錄
第三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機構的建設
一、 聯閤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機構
二、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官方機構建設
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的民間組織
第四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製化
一、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法製化趨勢
二、國外文化遺産保護的法製化
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製化進程
第五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宣傳與文化盛宴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産宣傳的重要性
二、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實踐中的宣傳活動概覽
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宣傳模式分析
第六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社會參與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視野中的“社會參與”
二、 BMW中國文化之旅——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的社會參與實踐
三、 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社會參與形式分析
第七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國際閤作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的國際閤作
二、 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閤作
三、 中國在國際閤作中的作用和貢獻
第八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學科建設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産專業的設置與發展
二、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理論研究的發展
下編 理論篇
第一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概念之探
一、“非物質文化遺産”概念研究綜述
二、“非物質文化遺産”概念的起源與發展
三、“非物質文化遺産”分類
第二章 申報、保護與利用之辯
一、申報與保護之辯
二、保護與利用之辯
第三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方式
一、 搶救性保護
二、 生産性保護
三、 整體性保護
第四章 中國文化生態保護理論與實踐探析
第五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與博物館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産中的物質遺産
二、 新博物館理論在中國的發展和運用
三、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的博物館建設
四、 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博物館建設的思考
第六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文化産業
一、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産業的發展現狀
二、 我國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産業的法律政策支撐
三、 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産業發展的思考
第七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與遺産旅遊
一、 遺産旅遊業的興起與國際經驗
二、 中國物質文化遺産旅遊發展概況
三、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旅遊發展概況
四、 傳統村落與鄉村文化遺産旅遊
第八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與傳統村落
一、 非物質文化遺産與傳統村落的關係
二、 中國傳統村落的存在與保護現狀
三、 以傳統村落為單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
第九章 非物質文化遺産與城鎮化
參考文獻
後記
附錄:2003—2014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大事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文化部對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保護單位的動態化管理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這種嚴格把控“入口”與動態化“退齣”的管理機製將更有利於督促和推進對代錶性項目的保護。/ 書的第一部分,實踐篇;分門彆類梳理瞭2003——2013年間各個方嚮發展的狀況。第二部分,理論篇;分彆對研究方嚮做瞭一個梳理,(沒有過多提及數字化保護,雖然這個是個熱點)整體值得推薦。

评分

文化部對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保護單位的動態化管理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這種嚴格把控“入口”與動態化“退齣”的管理機製將更有利於督促和推進對代錶性項目的保護。/ 書的第一部分,實踐篇;分門彆類梳理瞭2003——2013年間各個方嚮發展的狀況。第二部分,理論篇;分彆對研究方嚮做瞭一個梳理,(沒有過多提及數字化保護,雖然這個是個熱點)整體值得推薦。

评分

文化部對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保護單位的動態化管理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這種嚴格把控“入口”與動態化“退齣”的管理機製將更有利於督促和推進對代錶性項目的保護。/ 書的第一部分,實踐篇;分門彆類梳理瞭2003——2013年間各個方嚮發展的狀況。第二部分,理論篇;分彆對研究方嚮做瞭一個梳理,(沒有過多提及數字化保護,雖然這個是個熱點)整體值得推薦。

评分

文化部對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保護單位的動態化管理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這種嚴格把控“入口”與動態化“退齣”的管理機製將更有利於督促和推進對代錶性項目的保護。/ 書的第一部分,實踐篇;分門彆類梳理瞭2003——2013年間各個方嚮發展的狀況。第二部分,理論篇;分彆對研究方嚮做瞭一個梳理,(沒有過多提及數字化保護,雖然這個是個熱點)整體值得推薦。

评分

文化部對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項目保護單位的動態化管理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這種嚴格把控“入口”與動態化“退齣”的管理機製將更有利於督促和推進對代錶性項目的保護。/ 書的第一部分,實踐篇;分門彆類梳理瞭2003——2013年間各個方嚮發展的狀況。第二部分,理論篇;分彆對研究方嚮做瞭一個梳理,(沒有過多提及數字化保護,雖然這個是個熱點)整體值得推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