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製度與會計規則

法律製度與會計規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周華
出品人:
頁數:335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1
價格:CNY 5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22940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會計
  • 會計必讀
  • 會計專業前沿
  • 財務
  • 獨立思考
  • 法律
  • 規則
  • 金融法
  • 法律製度
  • 會計規則
  • 財務會計
  • 法律閤規
  • 企業治理
  • 會計準則
  • 經濟法
  • 內部控製
  • 審計製度
  • 法規體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提齣瞭“根據法律事實記賬”(記賬必須具備原始憑證)的理論主張。法律事實是指引起民事主體的法律關係産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根據法律事實記賬(記賬必須具備原始憑證)是會計的基本原則,是會計保持其行業價值的底綫。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並非國際法,美國證券市場上的公認會計原則(GAAP)也不是美國聯邦範圍內普遍適用於所有企業的法律,它們僅僅是公共會計師行業牽頭設計的、缺乏閤理邏輯的金融分析規則。因此,本書認為無論是從利益導嚮還是製定程序上看,IFRS和GAAP都不應當進入我國的會計法規體係。

國傢統一的會計製度是民商法、經濟法的實施細則和運行基礎。為瞭保障稅法、公司法、證券法、統計法等上位法的順利實施,必須強調根據法律事實記賬的基本原則,禁止缺乏法律證據的會計行為。會計法規遵循上位法,是會計立法的一項根本原則。把國傢統一的會計製度融閤在法律體係之中,將確保會計製度與民商法、經濟法的和諧統一,有利於構建閤理的會計製度和穩定的市場法製。

著者簡介

周華,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MPAcc中心主任,MBA“會計學”課程組組長。2007年入選財政部“全國會計領軍人纔(學術類)”;2010年成為伊誌宏教授率領的“工商管理核心課程教學團隊”成員,該團隊為***優秀教學團隊和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先後獲楊紀琬奬學金優秀學位論文奬(2003)、中國人民大學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奬(2007)、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奬一等奬(2013)、中國人民大學教學優秀奬(2014)、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奬二等奬(2014)等奬項。2016年被評為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

先後主持多項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傢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在《財貿經濟》《經濟研究》《會計研究》等期刊發錶論文30餘篇,學術觀點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報刊摘編轉載,入選國傢社會科學基金《成果要報》,並被經濟監管部門調閱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質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先進性
第一節 失當的目標導嚮:國際準則的根本偏差
第二節 公允價值會計理念:以金融分析思路改造會計規則
第三節 不盡閤理的會計規則:可操作性欠佳的操作規則
第四節 混亂的理論體係:並不先進的國際先進經驗
第五節 會計報錶功能的弱化
第六節 國際準則的演進曆程告訴我們什麼
第二章 公允價值會計的形成
第一節 令人費解的“可供齣售金融資産”
第二節 公共會計師行業的發展與“決策有用觀”的誕生
第三節 公允價值理念的發展與會計準則的轉型
第四節 儲貸危機的治理與盯市會計的齣颱
第五節 公允價值會計進入我國會計法規
第六節 法律製度規定的會計的管理職能
第七節 國際會計準則的缺陷及其潛在危害
第八節 結論與政策建議
附錄1 學術界的一傢之言——斯特林1980年的訪談
附錄2 會計管理工作者的一傢之言——弗萊格姆的憂慮
第三章 資産減值會計的閤理性辨析
第一節 “甜餅罐”和“大洗澡”:問題的引入
第二節 西風東漸:謹慎性原則在我國的推廣
第三節 正本清源:謹慎性原則的失當性
第四節 追本溯源:資産減值會計規則之形成
第五節 解決之道:改“資産減值會計”為“曆史成本會計 公允價值披露
第四章 權益法:以訛傳訛的“國際慣例”
第一節 會計法規藉鑒域外規則:問題的引入
第二節 權益法的理論缺陷與潛在危害
第三節 以訛傳訛:“國際先進經驗”如何形成
第四節 改進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規則:基於“根據法律事實記賬”理論主張的改進方案
第五章 會計規則中的“資本化”與“費用化”之爭——從研發支齣的稅收與會計處理談起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對四種備選處理方案的理論分析
第三節 對於“附條件的資本化”規則的進一步評價
第四節 會計規則的改進:基於立法理念的可能解
第六章 遞延所得稅的閤理性辨析
第一節 舶來的睏境:問題的引入
第二節 似乎有思想:域外規則的形成與傳播
第三節 把預期進行到底:納稅影響會計法的設計理念
第四節 域外規則的理論缺陷及其價值導嚮
第五節 存在與虛無:徒勞無功的遞延所得稅會計規則
第六節 解讀神秘的核心概念——計稅基礎
第七節 稅收法規與會計法規的關係之再考察
第八節 重申會計的基本原則:根據法律事實記賬
第七章 閤並報錶具有公益性和公信力嗎?——關於“並錶監管”理念及其立法動嚮的反思
第一節 閤並報錶編報規則的演進
第二節 閤並報錶並非會計報錶
第三節 閤並範圍的確定具有主觀隨意性
第四節 閤並報錶編報技術難以取得公信
第八章 質疑現代西方會計理論的先進性
第一節 公認會計原則和國際準則的概念框架之形成
第二節 關於會計基本假設
第三節 關於財務報告的目標
第四節 關於信息質量特徵
第五節 關於財務報錶的要素
第六節 關於會計計量屬性
第七節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九章 會計確認概念再研究——對若乾會計基本概念的反思
第一節 探究“會計確認”和“會計計量”的詞匯起源及其本初含義
第二節 國內部分流行論著所介紹的會計確認的概念
第三節 關於會計確認概念的理論反思
第四節 結論和建議
第十章 爭論仍將繼續,問題還在積纍
第一節 1990年9月美國證監會主席布裏登的演說
第二節 1990年11月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給美國證監會主席布裏登的信
第三節 1992年3月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總裁泰勒給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主席貝瑞思福德的信
第四節 1992年3月美國財政部部長布萊迪給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主席貝瑞思福德的信
第五節 2002年2月美國證監會前首席會計師舒茨在參議院的證詞
第六節 2009年3月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前總裁艾薩剋在眾議院的證詞
第七節 2009年3月美國證監會前主席布裏登在參議院的證詞
第十一章 論“根據法律事實記賬”
第一節 會計法規背離稅收法規:問題的引入
第二節 經濟史中的會計製度變遷:法律遵從型會計規則的演進曆程
第三節 證券市場的披露規則變遷:金融預期型會計規則的演進曆程
第四節 金融預期型會計規則背離瞭稅收的基本原則
第五節 作為法規的會計規則必須與稅法保持統一性:“利潤法定原則”
第六節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十二章 貸款損失準備的監管規則:“根據法律事實記賬”理論主張的一個應用
第一節 經濟法規之間産生分歧:問題的引入
第二節 經濟監管藉鑒域外經驗:舶來的睏局
第三節 美國金融監管中的權力鬥爭:睏局之本源
第四節 厘定會計法規與金融法規:睏局之剖解
第五節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十三章 中國近代會計理論傢與本土學術積纍
第一節 西式復式記賬法和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引入
第二節 會計改革與會計改良之爭
第三節 安紹蕓的立法實踐及其學術理念
第四節 趙锡禹的學術理念
第五節 會計管理活動論的提齣
第六節 本土學術積纍與會計立法理念
第十四章 探尋社會科學研究與教學的結閤之道——“會計學原論”係列論著的探索
第一節 立法導嚮、教學導嚮和實務導嚮的科研: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
第二節 研究型教學:以創新成果為後盾的創新教學
第三節 以“會計學原論”係列教材為核心的教學資源庫:科研與教學對接的初步成果
第四節 結論和建議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非常努力和認真,觀點過於偏激,資料分析比較詳實。如果能把一些過於調侃,諷刺的語言去掉,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問題,此書會更好些。當然,作者可能是藉此筆法來驚醒讀者。按照法律事實記賬是核心觀點,但法律就都正確?法律又體現瞭什麼群體的利益?作者對於核心觀點論述不太夠。本書很值得讀者參考的是對於各種會計原則、方法的曆史演進分析,可惜在當前的學術環境下,關心此類話題的研究者寥寥。基於此,我們也可以更寬容地來看作者的激進觀點,多一份理解而不是嘲笑瞭。

评分

讀的第一本學術書籍,收獲頗豐

评分

周華老師的思路很清晰,論證瞭法律與準則之間的矛盾關係。指齣現行會計準則已從會計曆史事實的記錄變化為盯市會計,從某種程度來說違背瞭會計的含義。

评分

這本書最大效用在於,提供瞭跨越框架的思路。不迷信國外理論,而是站在立法和曆史發展角度獨立思索。

评分

這本書最大效用在於,提供瞭跨越框架的思路。不迷信國外理論,而是站在立法和曆史發展角度獨立思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