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佛教文學史稿

現代中國佛教文學史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安徽教育齣版社
作者:譚桂林
出品人:
頁數:472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6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368191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閤肥·安徽教育齣版社*
  • 民國
  • 佛教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 現代中國佛教文學史
  • 佛教文學
  • 中國佛教
  • 文學史
  • 宗教與文學
  • 佛教思想
  • 曆史文獻
  • 佛教經典
  • 文化研究
  • 佛教文學作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為國傢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南京師範大學“傑齣人纔資助計劃”項目結項成果。本書在研究方法上以作傢研究為經,以曆史發展為緯,詳細介紹和闡論瞭現代佛教文學主要作傢如八指頭陀、蘇曼殊、宗仰、圓瑛、虛雲、太虛、桂柏華、呂碧城、豐子愷、夏丏尊、許地山等人的創作,描述和分析瞭現代各種佛教文學體式如佛教詩歌、佛教散文、佛教小說和佛教戲劇創作的概況及發展曆史軌跡,同時,也涉及到現代佛教界的文學觀念的變化以及現代佛教刊物對佛教文學傳播流布所做的貢獻。

著者簡介

譚桂林,1959年生,湖南耒陽人。1996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獲文學博士學位。曾供職湘南學院、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師範大學等單位。2011年調入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工作,現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人事部百韆萬人纔工程國傢級人選,享受國傢特殊津貼專傢。兼任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文學評論》編委等。著有《20世紀中國文學與佛學》、《百年文學與宗教》、《本土語境與西方資源》、《池田大作與世界文學》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100餘篇。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般項目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獲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奬以及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10餘項。

圖書目錄

緒言 清末民初佛教文學與啓濛思潮
第一節 佛學與科學
第二節 佛法與心法
第三節 救教與救國
第一章 承前啓後的詩僧八指頭陀
第一節 “洞庭波送一僧來”
第二節 “我雖學佛未忘世”
第三節 詩寄禪耶禪寄詩
第四節 魂在梅花香雪中
第五節 “詩學纔優追杜聖”
第二章 “革命詩僧”宗仰上人
第一節 “都為蒼生抱杞憂”
第二節 “絕頂吳山誰立馬”
第三節 “山僧自有山僧相”
第三章 另類詩僧蘇曼殊
第一節 雲水孤僧與飄蓬詞客
第二節 詩與人格的相互映照
第三節 言情小說與時代轉型
第四章 “坐閱五帝四朝”的虛雲法師
第一節 以教寓詩,弘揚正法
第二節 山水雲遊,自我體證
第三節 文字般若,詩禪閤一
第五章 “一吼堂主人”圓瑛法師
第一節 “同抱哀時憂國感”
第二節 拔除悲苦,匡正人心
第三節 詩外之詩,風韻清雅
第六章 “佛門江西三傑”之一桂伯華居士
第一節 “民方苦塗炭,珍重眼中人”
第二節 “老淚無多莫浪傾”
第三節 “詠絮纔高何足羨”
第七章 現代“人間佛教”運動的領袖太虛
第一節 “佛子心力俱勇銳”
第二節 “興邦久慨攖多難”
第三節 “佛法宏揚本在僧”
第四節 “文章原有大雄纔”
第八章 “近代女詞人第一”的呂碧城居士
第一節 “不得正解,何由起信”
第二節 闡揚佛法與英譯佛經
第三節 “播梵音於樂苑”
第四節 熔新入舊,妙造自然
第九章 新文學傢的佛教文學創作
第一節 豐子愷與《緣緣堂隨筆》
第二節 許地山與《空山靈雨》
第三節 夏丏尊的佛教散文創作
第四節 施蟄存的佛教小說創作
第十章 現代佛教詩歌創作概述
第一節 現代佛教界的僧詩創作
第二節 現代佛教界的居士詩創作
第三節 現代佛教界的白話詩創作
第十一章 現代佛教敘事文學創作概述
第一節 現代佛教散文創作
第二節 現代佛教小說創作
第三節 現代佛教戲劇創作
第十二章 現代佛教期刊與新文學運動
第一節 佛教期刊與五四新文學運動
第二節 抗戰時期佛教期刊與新文學運動
第三節 現代佛教界的魯迅印象與資源利用
第四節 新文學傢對佛教改革的深層次影響
第十三章 現代佛教文學觀念與批評的轉型
第一節 “不立文字”與“不離文字”
第二節 “佛即詩兮詩即佛”
第三節 現代中國文化建設的自覺參與
第四節 外國文藝資源的積極利用
結語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現代中國佛教文學史領域首創價值,填補相關學術研究空白,可讀性強。

评分

現代中國佛教文學史領域首創價值,填補相關學術研究空白,可讀性強。

评分

現代中國佛教文學史領域首創價值,填補相關學術研究空白,可讀性強。

评分

現代中國佛教文學史領域首創價值,填補相關學術研究空白,可讀性強。

评分

現代中國佛教文學史領域首創價值,填補相關學術研究空白,可讀性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