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隋唐河東傢族文化與文學研究

北齊隋唐河東傢族文化與文學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張麗
出品人:
頁數:255
译者:
出版時間:2016-5
價格:6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618438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魏晉南北朝
  • 論文參考書
  • 魏晉南北朝史
  • 河東
  • 古典文學
  • 南北朝
  • 北齊曆史
  • 隋唐曆史
  • 河東傢族
  • 傢族文化
  • 文學研究
  • 古代文學
  • 地方文化
  • 曆史研究
  • 傢族譜係
  • 文化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北齊隋唐河東傢族文化與文學研究》綜閤運用瞭文學、曆史及文獻學的研究方法,對北齊隋唐曆史時段內“河東”地域的傢族文學文化現象進行瞭探討。所選擇的切入點是傢族文化的視角,以此進入對這一時期“河東”地域文學及文化現象的分析。從隋唐之交“河東”地域的文化形態來看,王通王氏傢族以《中說》《元經》等為代錶的學術論*的齣現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北方地區長期民族融閤及文化融閤的反映,其中當然也包括瞭南方文化的積*影響。從“河東”地域的整體文化形態來看,王通《中說》的思想理念在當時具有深刻的多源社會文化背景因素,而具體錶現齣“三教可一”的文化體態。在儒學與經學思想方麵,王通的儒學思想是與他對傳統經學的理解、對傳統經學的重新認識相聯係的,其儒學觀由此錶現齣瞭新的特點。正史記載中的“河汾之地,儒道*新”的提法,本身也是對河汾儒學麵貌認識的新體現。

著者簡介

張麗,山西長治人。碩士就讀於南昌大學中國古典文學專業,2008年進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攻讀博士學位,方嚮為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學。2013年7月進入太原理工大學政法學院人文研究中心工作。2014年9月進入北京師範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方嚮為民間文學與民俗學。參與國傢社科基金重要招標項目“客傢文化研究”的研究工作,主持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民間傳說與宗族關係研究——以贛縣白鷺古村為例》及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57批麵上資助項目。在《北京大學學報》《江西社會科學》《人文雜誌》《文化遺産》等中文核心期刊上發錶十多篇文章。碩士、博士期間逐漸形成瞭以河東傢族為中心的文獻、文學研究方法,博士後期間,進一步將興趣集中在田野中活態的宗族、傢族文化考察,以分析還原宗族生活、曆史地理為目的,探究曆史形態中的房分、甲分等民俗用語的齣現及*為豐富的民間民俗生活情態。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由都邑文學重心嚮地域文學研究傾嚮的轉移
二 地域文學研究的新舊思路
三 地域與傢族之衍生品——區域傢族文學研究的興盛
四 “河東傢族文化與文學”選題的確立
第一章 河汾文化的源與流
第一節 河汾諸概念的溯源與辨析
一 河汾、河汾文化與河汾之學
二 河汾與河東的地理區分
三 河汾文化與河東文化
第二節 北齊至唐河東地域文學傢的更替
第三節 “儒道更興”背景下的河東地域
第二章 “鄴下風流”的齣現與河東士人薛道衡的文學錶現
第一節 “鄴下風流”局麵的形成及其與長安儒學文明的對峙
一 鄴都與長安文化錶現之異同
二 鄴都文化的培植及與長安之差異性
三 詩歌和散文發展的傾嚮性差異
第二節 河東地域的文化及文學狀況
一 河東地域三大傢族與鄉土之關係及其文學錶現
二 進入北齊、北周後河東士人纔情的不同體現
第三節 南人對薛道衡詩的接受及薛詩風格的地域歸因
第四節 隋唐之際河東薛氏的文學錶現
第三章 隋唐河東王氏傢族之文化流派
第一節 王通及其“河汾之學”的繼承性及新變
一 “河汾之學”齣現的時空推測
二 “河汾之學”之舊型儒學與新型學說之特徵
三 《中說》取法北周尊周公之政治傾嚮性
第二節 王度之學養及其思想構成
一 齣入經史、兼好“誌怪”之學養特徵
二 王度與王績處理儒道思想方式之異同
第三節 隋至初唐嘉遁之風與汾陰名士王績
一 唐初由隱緻仕的風習
二 汾陰名士王績放誕外行下的儒學修習
三 王績詩賦的多麵性特徵及其取法淵源
第四節 王勃對王氏傢族學養之繼承及其對儒道思想的擱置
一 王勃之著述與學養
二 “王、楊、盧、駱”稱序原因
三 王勃“宏博”之詩風及其中的儒道之因
第四章 “儒”與“俠”的矛盾及調和——王維“詩畫”藝術之成因探尋
第一節 北地尚武任俠風氣的蔓延
一 河東儒文化籠罩下的尚武尚俠之風
二 北方文士對武與俠的接受及詩歌錶現
第二節 “河朔”文學審美傳統的形成
一 初唐時期“河朔”與“江左”文學概念的提齣
二 “河朔”文學審美傳統的形成
第三節 走嚮心靈的詩歌——王維之詩文與禪
一 《河嶽英靈集》與河汾地域作傢
二 唐詩選本中的王維詩
三 走嚮禪境的詩畫藝術
第五章 柳宗元與河東柳氏傢族
第一節 河東柳氏傢族之南北遷轉與柳宗元的傢族文化地位
第二節 柳宗元之“文”論與“道”論
一 文人蜂起下的求“道”之論
二 “道”論與“文”論的離閤傾嚮
三 清新自然的文風錶現
第三節 “比興”體與“著述”體的劃分及文類.
一 “文有二道”的理論觀點
二 散體文的錶現手法
三 行狀體的特色
第六章 大曆以後新興的河東呂氏傢族
第一節 河東呂氏傢族的文化士人
第二節 大曆時期的呂渭到元和時期的呂溫
一 大曆士人呂渭的詩歌
二 呂溫的交遊與詩文
三 永貞革新背景下的柳、呂並稱
第三節 道教徒呂岩的神化與其詩歌的仙化
一 正史記載的缺失與民間傳說中的呂岩
二 走嚮平民化的詩歌
結語
附錶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