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的 《旧戏新谈》称得上是一本“大师小书”,《旧戏新谈》是他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四八年间在《文汇报》副刊写的关于戏剧的杂谈的结集。这辑文字笔调轻松诙谐,因此读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还能窥当时社会一斑。在书中,黄裳信笔由之,论戏、论人、论史、论证,每有种种不同的新见。 读者无须苟同,亦无须苟异,尤其是月旦人物之笔,求同存异可也。
黄裳(1919—2012),原名容鼎昌,笔名黄裳、勉仲、赵会仪。当代散文家、高级记者。1919年生于河北井陉,原籍山东益都北城。曾在南开中学和交通大学就读。1944年被征调往中国昆明、桂林、贵阳,印度等地任美军译员。后任《文汇报》记者、编辑。有著作《旧戏新谈》《妆台杂记》《过去的足迹》《珠还记幸》《榆下说书》《来燕榭读书记》《来燕榭书跋》《笔祸史谈丛》等行世。
京剧掌故 大家小书系列之《旧戏新谈》笔记 1.简评: 整个系列不少深入浅出的好书,但是这一本不是,不是。 如果翻开目录,你可以知道,所谓“名人加持”的,前面好几个序,后面好几个跋。 一个人,戴了几个帽子,穿了几双袜子,显得底气不足。 这本书是作者在报纸上发表杂文...
评分近读黄裳著《旧戏新谈》一书,文中见解独到,文字极见功力,精警处令人激赏。在浮躁的当下,这样精彩的文字早已销声匿迹,故初读一下,令人眼前一亮,颇觉爱不释手。 黄裳其人,我是略知一二的。此公富赡文采,兼之痴迷戏剧多年,戏里戏外,领悟甚多。发之为文,多有精辟见解,...
评分京剧掌故 大家小书系列之《旧戏新谈》笔记 1.简评: 整个系列不少深入浅出的好书,但是这一本不是,不是。 如果翻开目录,你可以知道,所谓“名人加持”的,前面好几个序,后面好几个跋。 一个人,戴了几个帽子,穿了几双袜子,显得底气不足。 这本书是作者在报纸上发表杂文...
评分春节期间,看了题为百花芬芳的老生专场演出,一下子疯狂迷上。不久之后的出差,偶遇一位同行,很巧地听说她自十岁上学戏,虽然后来改行,但仍算个正宗的票友。按她的话说,这一切都叫“缘分”:我突然迷上京剧是缘分,爱上的是奚杨老生也是缘分,遇见她,——当然仍是缘分...
评分一些黄裳当年嗤之以鼻的新戏,今日已成为经典,若是老先生见到今日的新戏,估计非气昏过去不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日的新戏不再会成为经典。
有意思
评分文风随意,算是了解了一些京剧戏本故事,对许多人物不了解可能也减弱的读书的感觉。这本书在1980年初重印,大约也是一种对京剧的“平反”吧。其间多少事,你我不知。。。
评分有意思
评分文风随意,算是了解了一些京剧戏本故事,对许多人物不了解可能也减弱的读书的感觉。这本书在1980年初重印,大约也是一种对京剧的“平反”吧。其间多少事,你我不知。。。
评分有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