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校本《新五代史》整理工作最初由陈垣、柴德赓承担,1971年后转由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参酌了当时通行的明清诸本,并吸取了前人一些研究成果,纠订了部分错谬。本次修订,除了仍以百衲本为底本之外,抽换了所有的通校本,在充分版本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期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南宋刊宋元递修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刊宋修本、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元宗文书院刊明修本等四个宋元本为通校本,重做校勘,增加校勘记1100多条,改动标点1000馀处。
五代史真的好看, 真的很好看. 而且特别容易看懂. 比"如果这就是宋史"里讲的五代史要更加好看. 有可能是欧阳修的加成吧. 感觉三国虽然人物众多, 感觉称的上英雄的也就那么几个吧. 所谓英雄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从底层进入高层的奋斗史, 有n多战役的加成, 和n多宫廷政变的修炼. 要个...
评分它和旧五代史是互补的. 欧阳先生的主观评论却是有些偏颇,非史材也! 有趣的是读过儒家经典的人却能更好的理解宋儒的思想.
评分陈寅恪推崇宋代史学。宋人不可能修本朝之史,而是前朝之史,比如欧阳修编修唐史、五代史。《新唐书》是多人之功,而《新五代史》出自一人之手,当然更加神完气足。《新五代史》的史论往往以“呜呼”二字开头。检览全书,这类文字共有四、五十处之多,大旨涉及书法凡例、仪礼纲...
评分以春秋为法,甚为简略。千年后史料价值不足。 仁浦劝威反,教威倒用留守印,更为诏书,诏威诛诸将校以激怒之,将校皆愤然效用。此似与旧书不同,当为是。 呜呼,五代本纪备矣,君臣之际,可胜道哉!梁之友珪反,唐戕克宁而杀存乂、从璨,则父子骨肉之恩,几何其不绝矣。太妃薨...
评分除了史记以外,新五代史可能是唯一被选入教科书的二十四史。很多很多年前就对伶官传序的呜呼印象很深。 很多很多年后,我才发现,新五代史是“呜呼”最多的二十四史,没有之一。 有很多想评论的,首先,和晋书的“载记”对比的话,载记中对十六国的少数民族皇帝都能写出出生时...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评分虽无注释 五星不减 欧阳公书 强烈推荐
评分虽无注释 五星不减 欧阳公书 强烈推荐
评分自唐末天下大乱,史官实录多阙,诸镇因时崛起,自非有大善恶暴著于世者,不能纪其始终。
评分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