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增订版经典三卷本),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南渡北归3:离别(增订版)》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氛围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朱家骅、胡适、梅贻琦、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石璋如、蒋梦麟、叶公超等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陈寅恪、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令读者感知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的同时,也生发出“在史中求史识”的冲动,并从中吸取一些“历史的教训”。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编辑、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等传记作品十余部。《南渡北归》三部曲在海内外引起轰动,《亚洲周刊》评其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其为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评论称:作者的感叹深沉而悲怆,令人惊悚不已——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岳南等作家写出这一年的好书,展现出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
一大开本,大部头。拿到手看到“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和“大结局”几个字,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我知道,一代学人,其结局绝不是那首《欢乐颂》,而将是一支《悲怆》曲,而且这首悲怆曲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 1948年9月,辽沈战役以中共东北野战军歼灭...
评分6月21日 读完了《离别》下册。 整本《离别》,满目见到的尽是“×××之死”的小标题。翻来翻去,郁郁而终就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八九成都是被整死或者自杀。这是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悲哀,这是阶级斗争中知识分子的悲哀,这是过于理想的社会理想和卑微的个人现实之间的悲哀。 ...
评分对死亡的恐怖被对这个世界的失望所压倒,这个世界太丑陋了,没有人愿意从坟墓中重新站起来(米兰·昆德拉)似乎就是在铭记那些敢于直面人生的柔弱知识分子,在生命彩虹桥的那头平淡的转化为以死抗争的铮铮铁骨,可惜了,这得是多大的代价,耳边回响依旧是“不愿被当猴耍”!在...
评分为什么万物之灵的我们, 遭遇还比不上一棵小树? …… 为什么由手写出的这些字, 竟比这只手更长久、健壮? ...... 但如今,面对着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我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
作者字里行间掺杂的个人情绪过多。
评分作者对资料做了很缜密的梳理,无论是各类公开出版物还是口述采访资料,有些是不易看到的资料,所以才有了讲故事的基础。唯一的瑕疵是作者稍少一点史学叙述的真诚,而多了文学的任意过度延伸,特别是作者为了增加故事音乐感而添加了很多文学描述。此类阅读特别是教授被打倒的文字让人心痛,再加陈徒手等著作,实在不敢多读,怕自己心冷。
评分2018.2
评分不是特别明白,知识分子骂常凯申,开国后,对太祖言听计从,那群留在大陆的按说也要怼太祖才符合常理。此本套路化写作太过明显,这也不是宣传中的大师群像。留在大陆受苦的,我不太同情了,有的人想藉此发大财,结果财没发,命搭进去了。还有,他们比之同时平民,虽苦亦不苦。
评分第三部离别真的是看得气死。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人间热泪已无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