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五楔子。《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窦娥冤》,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的窦娥历经做童养媳、夫君早死、被诬告毒杀他人,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其父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后为她平反昭雪。约有八十六个剧种都改编、演出过此剧。
张燕瑾,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尤长于戏曲研究。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高等教育部直属北京函授学院中文系教师,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西厢记》里最出色的角明明是聪慧伶俐的红娘!冲淡了全剧的悲凉色彩。“草桥店梦莺莺”真神来之笔,若在此处戛然而止更有世态炎凉、意韵悠长之感(金圣叹所言极是!)。至于《窦娥冤》,实在是暗无天日,摸不到边,即使最终昭雪也是苍白无力的。不敢细想,越想越是不忍……
评分装逼专用
评分“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魇阅者之心,难矣。”
评分《西厢记》里最出色的角明明是聪慧伶俐的红娘!冲淡了全剧的悲凉色彩。“草桥店梦莺莺”真神来之笔,若在此处戛然而止更有世态炎凉、意韵悠长之感(金圣叹所言极是!)。至于《窦娥冤》,实在是暗无天日,摸不到边,即使最终昭雪也是苍白无力的。不敢细想,越想越是不忍……
评分《西厢记》古往今来对于其评价与赞美数不胜数,在这我只说自己的感受:从进入文章的阅读就已经处于停不下来的节奏,故事情节紧凑而又引人入胜,对于莺莺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寻求自己的爱情,对于红娘不畏权贵从中撮合,对于张生功成名就却依然从一而终,一气呵成,读的过程中,脑海里始终萦绕着《红楼梦》里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语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宝玉和黛玉花下读西厢的场景。 《窦娥冤》高中的时候有学到选取的经典章节,还记得其中的经典段落,至今将近十年,读到那几段时依然可以脱口而出,相信潜意识里对于印象深刻的东西,不管过去了多久,还是会有清晰的记忆。虽然故事几经波折,但最后沉冤得雪,也属于大部分人都期待的“大团圆”的模式了。 另:中华书局的这个版本真的很不错,文言文读起来不方便,但注释很贴心紧随原文其后,很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