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幽禁秘史

張學良幽禁秘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方文藝齣版社
作者:王爰飛
出品人:
頁數:6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7-3
價格:6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3173576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張學良
  • 民國
  • 傳記
  • 王爰飛
  • 人物傳記
  • 張學良 幽禁 秘史 曆史 內幕 傳記 20世紀 中國 奇聞 人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全書描繪瞭張學從發動兵諫到被蔣介石長期幽禁的半個多世紀復雜而神秘的經曆,描寫瞭張學良的性格與心態,挖掘瞭作為將軍和作為囚人、隱士的張學良在不同生命階段所錶現齣來的個體精神。

著者簡介

王爰飛,成都人,“文革”後首批大學生,後為軍校教官、軍區文學創作員、文學雜誌編輯,參加過邊境戰爭並立有戰功。後長期任職於軍隊,擔任過軍區宣傳部副部長、成都軍區某正師級單位政委。大校軍銜。曾作為中國政府派齣的聯閤國軍事觀察員駐外參加維和行動。現供職於成都某文化部門,兼任藝術劇院院長。熱衷於讀書、寫作、藝術,專注於國際和影響過曆史進程的事件與人物。四川省戲劇傢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傢協會主席團成員,成都市文聯副主席。曾任四川省文聯副主席。

圖書目錄

引子
第1章 政治生涯的輝煌絕筆
一切都是從那場震驚中外的事變開始,又在那次事變中突然結束。悠悠歲月,往事如煙,許許多多的沉浮與際遇都在腦海裏淡忘消逝瞭,唯有那場事變,至今仍清晰如昨,連每個細節都曆曆在目……
少帥與“最高統帥”之爭 1
楊虎城主張:挾天子以令諸侯 5
事變前的最後時刻 9
兵諫!兵諫! 12
如何處置蔣介石 17
保安的興奮與莫斯科的憤怒 21
端納穿梭於南京與西安之間 22
周恩來一語韆金 26
第一夫人的斡鏇 28
周恩來麵見蔣校長 31
矛盾重重的張學良 33
匆匆一彆,韆古遺恨 39
第2章 遺恨石頭城
那是張學良在南京度過的最後一個夜晚。 那一夜的風,似乎特彆清寒。 擁我者南京,摧我者亦是南京。僅僅纔過五年,我就從天上下到瞭地獄,成為南京政府的階下囚人! 此地不屬我,自有屬我處。 再見瞭,紫金山!再見瞭,燕子磯,石頭城!
洛陽—命運轉摺的最後一步 46
風雨初臨北極閣 50
最後的自由 55
“京中空氣甚不良” 57
蔣介石要做什麼文章? 60
一場鬧劇:軍法會審 63
沒有料到這一步 71
西安又退瞭一步 77
“今日始知政治之殘酷” 81
紅顔知己趙一荻 88
天涯驚魂 96
永彆金陵 100
第3章 韆鞦功罪
這個結局,是張學良在發動“兵諫”之初絕沒有料想到的。他原來指望,隻要東北軍能夠“撐住”,他便有同蔣介石對峙的資本,逼蔣將他放迴軍中。現在,東北軍既已被分散調亂,蔣介石再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對放不放他也沒有瞭任何顧忌。 張學良自由的最後一點希望破滅瞭。
初識溪口 108
他怎能是蔣介石的對手呢? 116
蔣介石、張學良都在注目西安 121
少壯派與元老派 125
“二二”慘案——西安又演砸一場戲 130
西望雲天,不勝依依 136
韆鞦功罪,自有評說 145
第4章 從此天涯孤旅
張學良像是被釘子釘住瞭一般,停在原地,目不轉睛地盯住暮色中的含珠林齣神。 黃巢啊黃巢,當年你金戈鐵馬,揮師長安,風雲一時。沒想到你這位“衝天大將軍”最後會落發為僧,居然葬在瞭雪竇山中,侍立於我的床前枕畔! 張學良心中風雲翻滾,臉色遽變。
“張學良先生招待所” 153
“我們成立個讀書會” 160
風雨雪竇山 164
瀟灑不減當年 175
雪竇寺風波 179
雪竇山上結親傢 185
名流、顯要上山來 189
蔣經國慨嘆:果真是員勇將啊! 194
請纓抗敵與“好好讀書” 197
兄弟筆談:“自由”二字,渺茫,很渺茫 201
“我帶你們打日本去!” 206
告彆雪竇山 208
第5章 漂泊無定的遷徙
立於“三絕碑”前,字字句句變得赫然驚心!這哪裏是在聽秦少遊的淒婉絕唱,壁上那十一行字,分明寫的是他張漢卿此時此刻的心情!
張學良像呆瞭一般,兩眼定定地望嚮摩刻,一字一句地反復細看凝思。
兩汪熱淚不由奪眶而齣。
住進瞭段祺瑞的黃山彆墅 212
蔣介石的電話打到瞭黃山腳下 215
從黃山到萍鄉 218
山洞探險 223
彆萍鄉 226
安營紮寨蘇仙嶺 228
淚灑“三絕碑” 233
麻將•;象棋•;狩獵•;治病•;唱戲 236
大街上的軍禮 248
第6章 蹉跎鳳凰山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隻要生命之火不熄,終有齣頭的日子。這麼一想,他反倒輕鬆瞭許多,每日徜徉山水,觀日落日齣,在警衛們的眼裏,他已成為一個地地道道賦閑幽居的隱士。
隻有他自己知道,在他的心底,仍高燃著不屈不撓的火焰,隻比過去隱伏得更沉更深。
初臨鳳凰寺 257
沅江上的日子 262
大將軍齣謀禦匪 270
與張治中一席談 275
山中談兵 281
“多謝您,張老闆” 286
第7章 放逐西南
醉裏看劍、夢迴號角,抗戰已經三年,從蔣介石那裏卻沒有傳來任何要他上陣殺敵的消息。巨大的熱忱,火一般的熱望,在風吹雨打的失望歲月中濛上瞭塵埃,他那顆躁動不安的心也漸漸趨於平靜。
晨誦暮讀,張學良沉浸於明史研究之中。塵封的歲月,迷離的往事,隨著書頁的翻動,一段段、一幕幕地齣現在他眼前……
艱難的旅途 293
清寂的龍崗山 296
陽明祠中埋首學問 302
楊虎城之難 309
淒風苦雨中的麗人 312
孤館寒窗讀明史 317
急匆匆的病中轉移 320
怕是看不見太陽瞭 329
當不成養雞大王瞭 337
第8章 大陸的最後遷徙
風吹樹搖,銀色的月光被抽打得支離破碎。張學良實在想象不到,在囚閉瞭他整整十年之後,蔣介石還會對他耍這麼一個花招,將他騙齣大陸,押往遙遠陌生的一個孤島。自己實在是太幼稚瞭,縱有十個張學良,又怎麼鬥得過這個用心叵測、翻雲覆雨的委員長呢?
歌樂山麓中,張學良度過瞭他在大陸的最後一個難眠之夜。
戒備森嚴的小西湖 344
老蔣是不見容於我瞭 358
熬過抗戰與“傢法處置” 363
失望後的悲苦 369
自由的三個條件 373
堂皇的誘騙 377
第9章 孤島悲魂
早年的壯誌風流、豪邁情懷不由湧上心來,在蕭索悲涼的氛圍中,變得格外遙遠,包圍著心靈的,隻有一種揮之難去的淒清的落寞。
在“好好讀書”的“管束”之中,自己已度過瞭長達十一年的艱難歲月,而看不見的未來,誰知道蔣委員長還會賜給他多少個漫漫長夜?
初臨孤島 388
混亂中險遭槍斃 391
餘生唯願讀書 397
井上溫泉泄恨吐冤 403
再見張治中 410
無望的期盼 418
孤島春鞦 421
蔣介石的召見 428
《西安事變懺悔錄》 433
第10章 自由之光
夜雨鞦燈,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樓東風,往事不堪迴首瞭。
當張學良將趙一荻的手抬起,把一枚黃燦燦的結婚戒指套進她右手的無名指時,她再也控製不住自己,淚水滾落而下,有幾滴落在張學良的手上。兩人淚眼相嚮,默默無聲,而心中的韆言萬語盡在一瞥之中……
“管束”終於解除 440
為自由乾杯 443
從陽明山到北投 446
新生活的開端 450
張閭瑛探父 454
當代冰霜愛情 459
第11章 心如止水,淡泊人生
張學良沉浸在上帝灑播的聖潔光環之中。這是一個靜默而神聖的世界,是一個溫柔而安全的托身之地。在這裏,他不再感到孤獨,多年的人生重負所帶來的睏倦、疲乏,漸漸為一陣清風所拂掠,他覺得有一種再生的欣喜,疲憊的靈魂領略到瞭幾十年沒有感遇過的人生壯美,天地萬物似乎現齣瞭前所未有的親切,與他的靈魂交融為一體。
虔誠的基督徒與蘭花迷 469
“三張一王”轉轉會 472
張學良與“二蔣” 478
與蔣傢恩怨終畫句號 486
止不住的翻案風 490
規模空前的90壽慶 494
張學良有話要說 501
第12章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生命之火尚未止熄。經過漫長苦難歲月的洗禮,他的靈魂變得分外恬靜,分外澄澈。自由的空氣,賜給他一方遼闊,一方純淨,令垂暮之年擁有瞭不可言喻的坦蕩與明遠。
這樣的生命,何處纔是極地?
九天之上,殘陽如血。
還能望多少迴夕陽西墜呢 505
我想到美國去看看兒孫 509
八方風雨會中州 513
大洋彼岸縱談舊事 520
張副司令到,敬禮! 527
共産黨上將與老長官 530
第13章 何日歸故鄉
生命之流仍在潺湲流淌,可是,何處是它最後的歸宿呢?
忍不住便想到瞭故鄉,想到瞭自己生命的齣發地。許許多多個黃昏暮晚,他的思緒隨著輕風,飄嚮瞭白山黑水的故土,飄迴瞭早年的歲月。
大陸、東北、遼寜,終歸是生他養他的土地,是他的生命之根啊!樹葉尚有歸根之時,而人呢?難道隻能望斷青山,永無歸期瞭嗎?
低頭思故鄉 534
難以忘卻的故人 538
他是中華民族的韆古功臣 543
遠山的呼喚 547
第14章 移居檀香山
2001年10月15日下午2時50分,在親人的哀傷低泣中,張學良終於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麯終人散,樓颱空靈,悲劇英雄黯然謝幕。
君子蘭凋謝,然暗香久久不散……
往事悠悠,曆史似乎並沒有為這位曾經改變瞭中國曆史進程的人的背影畫上句號。
平靜離開颱灣 556
進教堂與賞國粹 559
故土情深 563
她是我永遠的姑娘 568
平靜謝幕 57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以前讀書時,西安事變對於我來說僅僅是曆史書中的一個大事件,今日有幸讀到這本書,不禁多次潸然淚下,這位影響瞭中國現代史的舉足輕重的人物,竟然忍受瞭如此多的屈辱與壓力,度過瞭幾十年漫長清寂沒有自由的歲月。斯人已逝,唯有思憶。

评分

隻能瞭解個大概的時間綫吧,其他內容還是辯證著看吧

评分

張學良沒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嗎?

评分

50年的幽禁生涯讓我們沒能看到這個英雄血染殺場的情形,卻給後人留下瞭趙四小姐不離不棄一直守護張學良的淒美愛情。隻能說蔣介石的睚眥必報讓曆史少瞭一枚抗日大將領。

评分

在微信讀書上一氣嗬成讀完此書,著實對張、蔣等人的形象有瞭進一步瞭解。曆史不存在假設的問題,我們無法假設如果沒有西安事變中國會怎樣,也無法假設張不親送蔣迴南京張的命運又會怎樣。張的一生在事變前是輝煌顯赫的,身居要職且手握重兵,與蔣情同父子;西安事變後慘遭幽禁達半個世紀之久,從一個雄心壯誌的少帥熬成不問世事、謹言慎行的隱士,何等淒苦!但正如張所說,全麵抗戰實現瞭,事變的目的達到瞭,張心滿意足,不計個人榮辱。張親送蔣迴南京,希望與蔣演齣一場大戲,由張親送蔣迴京,錶明決無反念;蔣如能釋放張迴西安以示寬大,則必成一段佳話。可惜,從西安經洛陽再到南京,蔣兩次勸張不必親送,擔心到瞭南京張會受到非議和不利。但張天真直率,堅持送蔣迴南京,蔣也定要將其囚為籠中之虎,張從此失去自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