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一生。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
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钱学森》等。新著为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
疯狂的年代,发疯的人 “我是一个犯了大罪的人,在‘文革’中,我愚蠢至极,负罪很多,‘文革’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时候我是一个发疯的人。我的一生是一个悲剧,我是一个悲剧人物,希望人们从我的悲剧中汲取教训……”一如晚年陈伯达所言,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是一个悲剧人...
评分 评分 评分疯狂的年代,发疯的人 “我是一个犯了大罪的人,在‘文革’中,我愚蠢至极,负罪很多,‘文革’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时候我是一个发疯的人。我的一生是一个悲剧,我是一个悲剧人物,希望人们从我的悲剧中汲取教训……”一如晚年陈伯达所言,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是一个悲剧人...
评分陈伯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比较特别的人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很值得玩味。他本是一介藉藉无名的文人,从担任毛泽东的政治秘书起家,直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高位,一时间风头无两,从而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但随后又突然被批判、打倒,直至拘押,后又因被认定为林彪、江...
流水账很好,因为有时间线,爱看不看,陈伯达传记就这一本,叶所接触到的陈本人及其相关人、事、材料,别人接触不到,文笔生花也是白瞎。。。很多批评的人无非是该书没啥额外黑点给他们喷,这不是缘木求鱼吗?叶是明确服务于体制的人,才会得到特许去采写陈伯达。。。
评分流水账很好,因为有时间线,爱看不看,陈伯达传记就这一本,叶所接触到的陈本人及其相关人、事、材料,别人接触不到,文笔生花也是白瞎。。。很多批评的人无非是该书没啥额外黑点给他们喷,这不是缘木求鱼吗?叶是明确服务于体制的人,才会得到特许去采写陈伯达。。。
评分比想象中的中共历史写得真实。在一言堂的疯狂年代,陈推波助澜、无限风光。他因靠近毛而政治嗅觉敏锐,因江干预远离毛而站队出错,攀上了权力巅峰却昙花一现。他懦弱、狭隘,沉溺于揣摩圣意、一味附和却终于迷失自我。世道险恶、圣意多变,扛到七零年已属不易,然风骨正气荡然无存、这又是否值当?可悲可叹。田不错,可树直易折。与刘林康江陈相比,周是位更复杂的人物,值得深究。风骨正气与政治智慧如何兼顾?党内十次路线斗争应了解。对照苏共,更能对中共党史理解深入。
评分一介文人的巅峰与陨落
评分这么多的一手资料,却写的像本流水账红色小说。。。 屁股太歪,再扣一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