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蕩兩韆年:中國企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內容簡介:中國的工商文明為什麼早慧而晚熟?中國的商人階層在社會進步中到底扮演瞭怎樣的角色?中國的政商關係為何如此僵硬而對立?中國的市場經濟體製最終將以怎樣的方式全麵建成?在“中國特色”與普世規律之間是否存在斡鏇融閤的空間?
作為“中國企業史三部麯”係列研究著作的第三部,繼《激蕩三十年》、《跌蕩一百年》之後,在公元前7世紀到1869年長達兩韆多年的時間跨度裏,著名財經作傢吳曉波繼續前兩部作品的研究主題,再次探尋國傢與資本、政府與商人階層之間的關係,並試圖尋找齣這些事關當代的問題的答案。作者的寫作錶明,在高度專製的中央集權製度下,政府與工商階層的對立、緊張關係,貫穿於兩韆餘年的帝國時期。兩韆餘年來,國傢機器對商業的控製、乾擾及盤剝,是阻礙工商文明發展的最重要因素,長達兩韆多年的中國企業史,歸根到底是一部政商博弈史。在《浩蕩兩韆年:中國企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一書中,以上問題有的已找到瞭答案,有的則還在大霧中徘徊。
吳曉波:1968年齣生,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係。財經作傢,上海交通大學EMBA課程教授,“藍獅子”財經圖書齣版人,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齣版著作有:《大敗局》、《大敗局2》、《穿越玉米地》、《非常營銷》、《被誇大的使命》和《激蕩三十年》上、下捲等。 其中《大敗局》被評為 “影響中國商業界的二十本書”之一,《激蕩三十年》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最佳商業圖書”與“2007和訊華文財經圖書大奬”及“2008年《新周刊》新銳榜之年度圖書”奬
【http://blog.sina.com.cn/leiwon】这本书的主题虽然是企业史,事实上牵扯的问题很大,两千年来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在作者的笔下均有提及。书中具有总结性质的一句话是:“在高度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国的这一部企业史,...
評分读完了吴晓波《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这三部曲,感觉作者的思想脉络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这个思想脉络或许可以用作者引用美国学者费正清的话很形象的表述出来: 在《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费正清写道:“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
評分在中国的商业史上,有一个谜:战国时,商品经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准,城市人口比率已达15%左右,而到宋代,更达20%,可清代竟不足7%,直到上世纪50年代,城市人口才又恢复到14%左右。 历史总在进步,可过去的2000年,我们竟不进反退。面对后母戊鼎,有多少人能参透,它需要30...
評分记得一句话“发明一件事物的人可能不是出名的人,而将这件事物发扬光大的人才是真的名人”。 浩荡两千年这本书就是这样性质的。这本书将古代的经世之才都梳理了一遍,看完这本书,可以按书索骥,知道我国古代典籍的珍贵之处 如何对待历史,钱老爷子说,中国人从历史中得到的经...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瞭”。雖說是藉古喻今,但有許多東西隻能點到即止,不可說,不可說。吳曉波以編年體的形式將中國韆年以來的經濟發展作瞭一番整理,有人有物有故事,可讀性較強。作為一個記者齣身的經濟專欄作傢,要求他在這些淹沒在故紙堆裏的故事中發現一條解決當下經濟睏境的道路,實在是強人所難。對於某些專職從事文字工作的人來說,其能做到不說假話便是不易。平時翻看吳曉波專欄中的一些文字,風格大緻如昨,隻能就事論事,不好展開作評述。中國經濟睏境要想走齣一條路來,太難,官商經濟的大環境擺在那裏,絕非依靠幾位經濟學傢的呼籲就能解決問題。商鞅、管仲、桑弘羊、王莽、劉晏、王安石等人,沒能解決的問題,今人似乎也沒有智慧徹底解決。摸著石頭過河,僅此而已。
评分修行30th,受限於通史體例,太多地方一筆掠過僅摹狀貌,對深度不能有太多要求,在討論幅員物産市場自洽與科技進步反促進閉關鎖國關係這部分的討論還是很有啓發性的。吳曉波下足瞭功夫。這本書很多地方都不完善,但如果框死經濟通史,想做的更好,隻怕很難。政府與商人階層的關係仍是重中之重
评分韆百年來的商業階層,都沒有在製度和法理上得到閤法的保護其私有財産,沒有能夠進化成獨立的階層,一直在尋找權力的庇佑,他們是去通過獲得捕鼠的特權,而沒有要去研發高效率的捕鼠器。
评分意猶未盡
评分斷斷續續終於讀完瞭,精彩!很完美的科普版文獻綜述,比較客觀。雖然文中引用的眾多文獻比書本身更精彩。作者梳理瞭一條很清晰的官商博弈史,好在沒有夾雜過多私貨。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