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論:間接路綫》是李德·哈特以西方軍事史上的三十場戰爭,二百八十多個戰役的研究為例,歸結齣間接路綫為最有希望且最經濟的戰略形式。他通過分析戰史以說明理論,揭示齣瞭戰爭中種種部署的優勢與不足,簡單易懂,使讀完此書後的每個人都會對他的“間接路綫”印象深刻。
作者:(英)李德·哈特 譯者:鈕先鍾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國軍事記者、軍事理論傢、戰略學傢。生於法國巴黎。早年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任步兵團軍官,並曾在戰鬥中負傷。後來加入英國皇傢軍事教育協會。一戰結束後,先後服務於《英國每日電訊報》(1925-1935)和《英國泰晤士報》(1935-1939),從事軍事記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時也是著名的軍事戰略傢,在軍事學上提齣瞭“間接路綫”的觀念以及涵蓋軍事以外領域的“大戰略”概念,同時他也是現代戰爭“裝甲兵”作戰的鼓吹者。李德哈特與剋勞塞維茲同時被譽為西方戰略思想史中的兩位現代戰略大師。主要著作有:《大戰略——間接路綫》、《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沙漠之狐隆美爾》等。1966年被英國皇傢授予爵士勛章。
真理,从战争中得来 ——评《战略论:间接路线》 战争是残酷的,令人厌恶的。然而遗憾的是,综观中外历史,战争又始终伴随人类左右。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就需分出个胜负输赢,而决定胜负的因素除了军队和武器之外,更重要的则是战略...
評分真理,从战争中得来 ——评《战略论:间接路线》 战争是残酷的,令人厌恶的。然而遗憾的是,综观中外历史,战争又始终伴随人类左右。如果战争不可避免,那就需分出个胜负输赢,而决定胜负的因素除了军队和武器之外,更重要的则是战略...
評分先说说作者,英国人哈德.李特,与克劳塞维茨并称的现代军事战略思想史上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 这本书开篇之前引用了孙子兵法的经典论述,也许是译者加上去的,不清楚哈德是否看过孙子的书。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
評分李德哈特在他这本战略论的卷首就引用了孙子的十三条语录。而整本书的核心其实都是在强调“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这句话。首先用较大的篇幅分析了历史上诸多使用间接路线战略获胜的战例,在最后则总结出为了充分发挥间接路线战略的效力所应当具备的一些核心思路。 虽然这本书在概...
評分这本书国内战士出版社1981年内部发行过,由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翻译,比较流畅,但一些地名人名的翻译有些问题。 此书不同于《战争论》等理论著作,而是通过分析战史以说明理论,揭示出了战争中种种部署的优势与不足,简单易懂,相信每个人读完此书后都会对他的“间接路线...
精闢,幾乎顛撲不破的規律。李德哈特明確說是孫子兵法精神學徒。
评分不太喜歡這本書的結構, 作者先是從遠古的戰役一直聊到二戰,每個戰役闡述間接路綫的角度, 但是沒有高屋建瓴地從方法輪角度去講解何謂間接路綫, 邏輯是如何展開的. 也缺乏經典名著戰爭論那種連行軍等關鍵因素也分析的細節.
评分從《經略幽雲》過來的。 簡而言之,大戰略分為戰勝,緻太平兩步,缺一不可。而能使對方喪失平衡的(即使是心理性)麯摺道路,纔是間接戰略。 資料E81/218—2 2015
评分1.人名地名的翻譯兩岸差彆比較大 2.就原書而言,前半部分作者對戰例的分析比較簡陋,如果對於某段曆史瞭解不多的話,很難搞清楚 3.對於戰爭史,應該有更多的戰例地圖 4.作者真是德黑啊。。。
评分沒想到李德哈特深諳孫子兵法那種打仗“能玩陰的就不從正麵進攻”的戰略思想。同時,令人遺憾地發現,18世紀歐洲戰爭的戰略思想靈活度和實現手段已經遠超天朝這個孫子兵法的發源地瞭。少一星給部分地名人名翻譯誤差以及地圖太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